南方网讯 施罗德总理在这次访华出发前,向德国媒体表示:本次中国之行,中心议题就是推动两国的经济合作。从这个代表团的组成也可以显示出这种迫切的合作愿望,多达30余人的经济代表团涵盖了德国各个领域。
粤德经济有极强的互补性,因此他们一到广东,就引起了工商界的广泛关注。
德国优势刚露头
昨天(3日)上午,是德国经济代表团的老板们最打醒精神的半天。他们听取了广东省计委和省外经贸厅领导所作的投资情况介绍,随后又参加了由德国工商会组织的中德经济论坛,主题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从企业角度探讨德中合作”,参加论坛的还有广东企业界人士的代表,包括德国在广东投资的公司代表和广东在德国投资的公司代表,企业家就经济合作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广州广重企业集团董事长许扬先在会上分析说,珠江三角洲地区装备制造和重工业发展比不上中国老牌的重工业基地,很多基础配套设施没有建立,这就等于创造了一个空白的平台,相信德国在这些方面有很强的实力。同时,广东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地推进,交通、环保等方面设施的需求都非常大。德国企业在这些领域,也都有极大的发挥空间。
西门子集团董事长冯比乐回应说,广东对德国产品和技术的高度评价,令德国企业很开心。广东基础设施的薄弱之处,的确是德国企业大展身手的地方,西门子正将有关计划列入议事日程。
介绍会上披露了2010年广东的发展蓝图:珠三角主要城市要建成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总投资1044亿元;广东电力装机总容量规模将达到8013万千瓦,比目前增加一倍多;另外,广东还将加快建设,要成为国内三大汽车生产基地之一。这些实实在在的目标,让德国企业家们倍感兴奋与迫切,希望能借广东发展的良机,进一步扩大他们的业务以及与中方的合作。
TCL赴德先尝甜头
在昨天进行的中德经济论坛中,记者欣喜地发现,德国政府期待中国的企业到德国投资的愿望,同样迫切。
省委书记张德江与施罗德的会见中提到,广东TCL集团以820万欧元收购德国家电企业施奈德公司,这是中国企业进入德国市场的成功范例。
在昨日进行的论坛中,TCL集团的代表周海平表示,收购行动一年以来,TCL在整合原施奈德公司的资源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估计其明年的销售额将是今年的两倍。
有广东的民营农业企业代表表示:对投资德国既感兴趣又有疑虑,担心企业规模不大,或者带去的技术不符合德国的政策。
德国联邦经济和劳动部议会国务秘书蒂特马·施塔夫特回答说,不管中国企业大小,都欢迎来德国投资,而且德国有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优美的环境、高素质的员工,一定适合发展农业产业的要求。(编辑: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