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获奖的刘东生1917年出生于辽宁省,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欧亚科学院院士,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刘东生是我国地球环境科学研究领域的专家,从事地学研究近60年,对中国的古脊椎动物学、第四纪地质学、环境科学和环境地质学、青藏高原与极地考察等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黄土研究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使中国在古全球变化研究领域中跻身世界前列。
 |
飞天——记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永志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地面,遨游太空的杨利伟自主走出舱门……这一瞬间,祖国各地沸腾了! 此时,一位年逾七旬的老者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或许很多人对这位谦逊低调的老人连名字都不知道,但他对中国载人航天的贡献绝不可磨灭,他就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技术“领头人”——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即使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今天,面对“当之无愧”的称赞,王永志仍然保持其一贯风格:“荣誉属于整个群体,我是代表大家领奖的。” 》》》》》 |
王永志院士 |
|
王永志,1932年出生于辽宁省,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1961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工作。王永志1961年回国以来一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1992年至今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是航天技术专家,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40多年来在我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
国家最高科技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此前,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和金怡濂五位院士已荣膺这一奖项。
中国2003年度国家科技奖的评审过程与特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二十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的二00三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中国五大国家级科技大奖花落谁家均见分晓。
这些大奖是如何评出来的?有什么特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向媒体提供的资料对此予以回答。
国家科技奖励评审工作分三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初评工作。国家最高科技奖聘请二十多位院士、专家对推荐人选进行咨询、打分;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对形式审查合格的推荐项目通过网络公布、征求社会意见后,由三十八个学科和专业评审组的近千名专家通过网络评审和会议评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初评。
第二阶段,各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最高科技奖将专家咨询后推荐的获奖人选提交国家最高科技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将初评通过项目向社会公布、再次征求意见,无异议或有异议经协调处理完毕的项目分别提交各自评审委员会评审;国际科技合作奖的人选,经征询有关驻外使馆意见后提交该奖评审委员会评审。
第三阶段,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分别于二00三年十二月中旬和今年一月上旬召开会议,审定五个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作出二00三年度国家科技奖励获奖人选、奖励种类和等级的决议。
评审工作具有五个特点:
一是设定分类评审标准,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评审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国家技术发明奖的评审则强化了知识产权导向;国家科技进步奖的评审更加注重项目是否取得发明专利、市场竞争力、经济与社会效益以及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意义等相关指标。
二是开发并运用了“国家科学技术奖网络评审系统”,积极推进评审信息化进程,同时建立起国家科技奖评审的应急机制。参加网络评审的评委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参加评审工作,可以更加充分大胆地发表个人意见。
三是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提前公示参评项目,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四是顺利完成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和各评审委员会的换届工作,调整、优化了各评审委员会委员结构。目前,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和国际科技合作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分别由二十二名、二十九名、三十七名、四十七名、二十一名委员组成。
五是出台了《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暂行办法》,对评审工作涉及的各行为主体提出更具体和高标准的要求。
与历年相比,二00三年度国家科技奖励表现出六个显著特点:
一是奖励力度加大,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增设特等奖。
二是获奖项目原始性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三是中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迅速成长,本次一百八十六个通用项目获奖人员中,四十岁以下的占百分之三十九,四十岁到五十岁的占百分之三十二。一支以中青年科学家为中坚力量、老中青相结合的科技人才队伍,正在中国加速形成。
四是企业逐渐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本届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项目中,有一半都有企业参与。
五是社会公益性研究取得快速发展。
六是香港特区在国家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香港三个项目获二00三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所占比例近六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