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下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全国人大代表、中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在发言时建议,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具备一定基础和条件的城市设立知识产权法庭或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以完善知识产权维权机制,为推动万众创新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他在发言时指出,去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进入新阶段。然而,在全国范围内仅设立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知识产权法院,每个知识产权法院管辖的地理空间都太大,将难以有效地服务好全国科技创新的客观需要。因此建议在经济比较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通过增设知识产权法庭或者巡回审判庭的形式,实现知识产权就地法律保护和就地司法审判。
陈良贤表示,中山乃至珠三角的企业创新能力很强,因此带来的纠纷也不少。要切实保护知识产权,激发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快速维权和受理审判的机制就显得十分重要。“珠三角地区集中了广东86%的高校、94%的研发投入、93%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90%以上的发明专利。”陈良贤在驻地接受记者采访时举例说,“光是去年,中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受理专利案件526件,市知识产权局行政机关受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259件,两者近年均排在全省首位。如果珠三角的知识产权案件全部集中到广州知识产权法院审理,工作量将会非常巨大,当事人的维权成本也会提高很多。”
“在中山设立这样一个知识产权法庭,就地受理相关案件,将会有力推动社会提升创造力,维护有关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他说。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孙嘉琳

网友跟帖
请登录后进行评论|
0条跟帖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