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珠三角自主创新示范区广州如何当好龙头

2016-04-27 10:52 来源:南方日报

  

    近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发布了《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要将珠三角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中心。

  在珠三角的“创新清单”中,广州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记者统计,《方案》中共有70处提及“广州”,对广州角色的表述多为“引领”、“龙头”、“引擎”、“示范”等热词。

  作为珠三角国家级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区,广州将依托科技教育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在创新政策探索、创新资源共享、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建成开放、宽松、自由的创新生态,提升服务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 南方日报记者 张西陆 朱伟良 黄祖健

  引领

  广州“辐射源”引发“扩散效应”

  2016年初,“IDG资本南方总部将落户广州”的消息不胫而走。IDG资本——这家与红杉资本、软银中国齐名的中国最佳创投机构,再次将目光聚焦于广州。

  除此“大咖”之外,在达沃斯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中国广州国际投资年会等重大平台上,全球资本均一致看好广州。

  广州的创新力“小宇宙”正在爆发。2015年,广州的经济总量已达到1.8万亿元,赶上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和香港。面对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省委省政府对广州给予了更高的期望。

  《方案》明确,强化广州、深圳中心城市的创新引领作用,打造珠三角创新发展“双引擎”。推进广州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城市和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发挥教育资源丰富、科技服务体系完善、人才集聚的优势,着力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科技金融产业融合水平,增强对区域创新的服务和辐射功能。

  广州市“十三五”规划提出,广州将打造三大战略枢纽,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是其中之一,“创新”将成为广州新的城市名片。广州依托中新知识城、科学城、广州高新区、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生物岛、大学城等形成的科技创新走廊,加强与世界发达国家与地区的科技创新合作,不断增强区域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和国家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专家分析,广州高新区、中新知识城、科学城等这些“点”在产业布局分工上各有特点,连接起来后广州科技创新走廊这条“线”已具雏形。关键是如何由线到面发挥辐射作用。如今,“科学规划区域创新功能定位”也被写入《方案》当中。

  将观察的坐标放到更大尺度来看,《方案》绘就了珠三角的创新蓝图:深圳、广州为龙头,珠三角其他7个地市为支撑的“1+1+7”珠三角国家自创区建设格局。

  在广州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强看来,广州作为中心城市就像一个“磁场”,因其规模、市场、人口效益能够向外放射出强烈的磁力,吸引资本、技术、知识人才向其集聚,产生“极化效应”;同时又是一个“辐射源”,能引发“扩散效应”,将创新成果、关联产业、信息交通等扩散到腹地,成为引领区域乃至国家发展的“火车头”。

  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广州,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广州向珠江西岸、粤东西北的辐射带动水平,将换来广东创新格局的整体向好。

  抓手

  建设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上周五,世界物联网巨头——思科到来,将其中国创新中心总部落子广州,万物互联与制造业结合点“互联工厂”概念照进现实。

  如果说互联网代表产业的“轻”,那么以巨轮机器人研究院、国机科技、亿航科技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制造业则是一个“重”维度。而这也是广州应对全球“工业4.0”和“再工业化”的一张王牌。

  广州开发区、南沙开发区、增城开发区3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一批批骨干企业正在涌现,成为广州高端制造业的强劲“军团”。例如,广汽工业集团、广州数控、白云电气集团……这些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为龙头,已经处于国内同行领先地位,有的已进入全球同行前10位,与全球行业巨头同台竞技。

  《方案》指出,广州要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打造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创新基地。

  无论是《方案》指引还是业内人士观察,面对“新常态”,制造业要持续“稳增”,借助智能装备技术达到生产效率和效能的提升是产业升级的本质。

  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工业4.0”,其本质特征都是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制造方式和模式。思科的到来正是为制造业提质增效提供无限的可能。

  在广州的一些汽车生产车间,“智能化”正在成为工厂内从研发、生产制造到物流配送的流动“语言”。汽车生产企业可以由此实现个性化生产和零库存,其生产效率是传统模式的3倍,资金周转率则是同行的3倍以上。2015年的数据显示,广州的产业结构为1.26∶31.97∶66.77;工业结构向高端化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保持高于整体工业的增速,发挥了主导作用。2015年,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8%和19.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11.7%,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今年2月底,伴随着《广州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出炉,再造制造业繁荣的广州路线图浮出水面。广州计划到2025年建成珠三角乃至全国智能装备关键设备、技术供应和研发创新中心。

  如今,思科的到来不仅提升了广州担起珠三角制造业“智囊”重任的底气,未来还以此集聚与辐射,让广州乃至珠三角围绕“互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发挥效能。

  内核

  增强高新区“核动力”

  打开广州地图,一条城市科技创新走廊跃然眼前:自北向南,广州高新区、中新知识城、科学城次第排开,经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这一“腰眼”挺过珠江,连接生物岛、大学城、国际创新城,南延至南沙,创新资源、人才、智力在这里快速流动。广州市社科院副院长尹涛评价,这一走廊处于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带和珠江西岸装备制造产业带的交会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极具结合条件”。

  珠三角示范区的主线是开放式创新。作为科技创新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高新区同样被《方案》多次提及。

  目前,广州高新区动作频频,与新加坡、欧盟、以色列、英国深入合作,打造了四大国际科技合作创新平台。

  依托这些国际合作平台,广州开发区吸引了越来越多国际化的“朋友”。三星电子在华设立的第一个全球商用手机研发中心,就在开发区。目前该研发中心已发展成三星电子在华规模最大、与韩国总部具备同等水平的全球商用手机研发中心。该研究院投资总额1750万美元,注册资本750万美元,销售收入5.8亿元,税收1.3亿元,目前已有1200名研发人员。研发中心不断引入新的手机平台的应用,带动华南地区手机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和进步。

  市科创委数据显示,近5年,广州国际技术合作平台从8个增至39个,世界级源头创新与产业化活动开始向广州汇聚。仅广州高新区内的开发区、黄埔区就落户了三星通信研究院、卡尔蔡司研究院等一批跨国研发机构,英国天祥、瑞士通标等20多家国际检测认证机构亦入驻发展。

  今年初,广州“十三五”规划建议确定了这座城市的未来五年发展路线图,提出将举全市之力建设三大战略枢纽,其中之一便是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所谓构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即主要依托科技创新走廊的建设,加快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使之成为广州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专家看来,广州高新区将成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重在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等产业,引进一批高端创新人才,培育高成长创新型企业,深化与新加坡在科技创新、知识产权等领域合作,打造中新合作新标杆,建设成知识密集型产业集聚区、创新要素集聚区和国际创新合作平台。

  引擎

  强化广州、深圳中心城市的创新引领作用,打造珠三角创新发展“双引擎”

  抓手

  广州要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服务

  强化广州、深圳中心城市高端服务功能,建设华南地区服务中心

  依托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等地建设一批面向港澳台创业人员的孵化服务载体

  创新

  推进广州高新区体制机制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构建高端创新型产业集群,整合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建成国内领先的科技园区

编辑:邹长森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