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 罗予岐) 2016年两岸及港澳地区科普论坛于5月19日在广东科学中心举行,论坛邀请了两岸及港澳地区共六位权威科普专家作为演讲嘉宾,带来了一场科学知识的盛宴。
结合科学与艺术,开拓科普传播新方向
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孙维新
美丽的天象、大自然的奥秘,其被人们所知道、了解、敬畏的过程都离不开伟大的科学工作者们,那么把科学家们在求知道路上艰难的探索过程用喜剧的方式表达出来会是怎么样的效果呢?
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孙维新表示,这几年他和其团队致力于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方式来推广科学知识;别出心裁地把科学革命先驱伽利略的故事用舞台剧的形式演绎出来;经典的自由落体实验过程、创造天文望远镜,艰难并顽强地开拓天文学新时代以及伽利略为了坚持科学真理受到教会迫害,凄凉的晚年等都通过演员生动的演绎呈现在观众眼前。
舞台剧的推出得到了很好的反响,不只是孩子们,连很多家长都被这种形式的科普深深吸引。之后,台湾科学馆又推出了第二部,第三部以哥白尼、法拉第为主角的舞台剧,均广受好评。
孙维新表示:“在轻松的环境里让大家接触到科学知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创新科学传播模式,拓展科学传播场域
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
科普资源的全球化、科普载体的全球化、科普影响的全球化,意味着全世界都需要科学知识的普及。在当前全球“互联网+”的模式下,科学馆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做出创新,在传播和推广科学知识的形式上做出调整和改变。
上海科技馆馆长王小明认为,21世纪的科学馆应该具备几个重要的特征。首先就是用多种形式来构筑多元的教育体系。科学馆的教育是非正统教育,与学校的正规教育体系融合,可以更好地达到教育的目的。与此同时,科学馆还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丰富展览展示内涵的外延。如上海科学馆现就运用全息投影技术展现穿越时空的马门溪龙、以及最新科技支持下的激光秀。运用科技手段让展馆里的展品“活”起来。此外,大力推广科普影视也是行之有效的手段。通过科普影视,科学馆能够走进社会的中心和市场,最大限度地扩大科学传播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最重要的是,科技馆不只是一个休闲交流的场所,更应该成为社会交流的一个中心地带,科学中心、博物馆中心的展体应该满足不同的人群。科学馆也应该和政府、高校、媒体进行融合,发挥博物馆的多样化功能作用。最后,集群化运作是非常重要的,建立专有的基金会,吸引各方面资源,提升科学传播质量,从而来促进科技馆行业的发展。”王小明强调。
发达国家每7秒增加一例老年痴呆症患者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韩怡凡
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人类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各种退行性疾病也逐年增加。老年痴呆症就是最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之一,主要是表现在记忆和语言以及思维的病变,到最后连生活也无法自理。
香港理工大学教授韩怡凡告诉记者,老年痴呆症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第三号健康杀手,每7秒就会增加一名新患者。老年痴呆症发病率与年龄密切相关,多见于老年新陈代谢与内分泌失调,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老年痴呆症的病因多种多样,比如脑细胞严重退化、新陈代谢与内分泌失调、营养不良、感染、遗传等。
据了解,韩怡凡教授及其团队近几年来致力于研究老年痴呆症的治疗方法,他们在中药材中找到了石彬碱甲,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后,制成了一种新的合成物。这种合成物能够选择性地扩张大脑血管,对脑部的血流状况有改善作用。但目前这种药还只是处于动物来模拟阶段。
韩教授最后告诫大家:“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能完全治愈老年痴呆症的药。我们应该防患于未然,多运动,多动脑,注意饮食。”
恐龙研究与科学传播
重庆自然博物馆馆长欧阳辉
博物馆定位决定着博物馆展览体系的走向,而科学、严谨的博物馆展览体系的构建,必须经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重庆自然博物馆馆长欧阳辉表示,在深入分析博物馆自身的藏品资源状况,对科学研究水平、专业人才结构、地域环境特点进行评估之后,重庆自然博物馆拟定了自身定位--打造国内最大的恐龙主题展厅。
为了表现恐龙家族的多姿多彩以及恐龙研究的无穷魅力,恐龙厅的主题被确定为“恐龙世界”。一共展示了各类展品1200余件,其中真化石就有600余件,陈列的各类古生物骨架达到52具之多。这个规模在国内是空前的,即便是在国际也是位于前列。
欧阳辉在论坛现场分享了重庆自然博物馆的建设经验。他认为,要让博物馆的传播效应到达最大,应该充分利用场地空间,丰富视觉感受。挖掘展品内涵,架构逻辑关系,给受众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还可以以大型壁画、雕塑的形式,增加感染力。
“最重要的是,科学馆要做到以展示为载体,丰富展教活动,提供一个公共探索、公共教育的平台,让受众可以更好地获取科学知识。”欧阳辉说。
8K立体球幕怎么玩?
门科学馆天文馆的高级主管施文俊
澳门科学馆天文馆,作为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拥有全球最高分辨率的立体天文馆。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跟多媒体进行结合,把音乐系统与球幕相结合,把动画、舞蹈、艺术、建筑多元的东西放在球幕上作展示。科普专家在进行讲座的同时,通过编程的方式,会把他们的演讲内容用球幕的方式来演示出来。澳门科学馆天文馆的高级主管施文俊解释,他们希望通过这样直观立体的传播能够更多地感染人,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据了解,澳门科学天文馆还以球幕科普影片闻名。2010年到2016年间,该馆总共上演了24套、11205场球幕影片,观影人数达到423737人。其中《飞行之梦》、《我的恐龙时代》、《树的一生》收到观众追捧。
基地创新引领建设与联盟共享发展成果启示
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的副站长、广州科普联盟副理事长曹静
“科普事业必须走创新发展的道路,创新是科普事业发展的引擎,联盟发展是资源共享的成果,它加强了科普工作的力度,加大了科普事业的影响力,有效提升了广州地区公众的科技素养。”作为广州气象卫星地面站的副站长同时也是广州科普联盟副理事长的曹静表示,创新思维能把我们现有的资源转化为科普资源,再把科普资源转化为更好的发展的动力。也正是在这种创新思维的促进下才有了卫星科普基地的诞生,十多年来,卫星科普基地一直坚持着全年对外开放,将项目创新、形式创新作为持续发展的保证;将作品创新、科研创新是当成基地发展的重要手段。
2011年,科普基地联盟得到了快速发展,卫星科普基地作为科普基地联盟中的一员,和科普基地通过共享资源来共同发展。五年来,科普基地联盟从最初的40家发展到现在的84家,理事单位从11家增加到19家,成功打造了“校园行”、“珠江科学大讲堂、科普讲解大赛等活动。广州市科普讲解大赛更是成为业界最有影响力的品牌赛事之一。
曹静透露,在内容方法创新、形式创新方面都将做新的尝试,科普联盟最近就有将科普影片搬上地铁的计划。除此之外,今后科普联盟也会加大科普人才的培养力度,使科普专家委员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把广州的科普事业提高到更高的层次。
据了解,广州市科技进步奖从去年开始增加了科普专项,这是全国首例,也必将对广州科普事业的发展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