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区域创新靠长期积累 要扭转“爆发”心态

2016-07-04 10:45 来源:南方日报

  国家科技部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务委员郭戎。 戴嘉信 摄

  近日,以广州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西延顺德段动工、《顺德区开放引领创新驱动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为标志,顺德拉开了新一轮创新驱动的发展热潮,这也成为佛山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事件。期间,南方报业创新驱动发展观察团走进顺德,开展调研。

  今后,随着区域开放、创新体系建设的持续深化,佛山将遭遇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创新人才缺口的最终解决办法应该是什么?政府要如何把握创新政策的力度?

  “当前创新驱动模式下的发展,与过去珠三角经历的发展模式有很大区别,我们的政府、企业都要扭转过去的心态,追求一种温和、稳定、自然的增长。”围绕上述话题,作为南方报业创新驱动发展观察团成员、国家科技部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务委员郭戎接受了南方日报记者专访。

  在郭戎看来,顺德乃至佛山的创新驱动发展前景良好。从长远起见,佛山还应该考虑从外界引入大学,加强本地人才培养。在政策方面,政府应该注重一般性保障,减少对个别企业或行业的过度执着。

  ●南方日报记者 赵越

  谈 区域发展

  区域创新要靠长期积累不要追求一两年就有成就

  南方日报:如何评价地铁建设对顺德创新的影响?

  郭戎:一条连接广州的地铁,对加强顺德的产业创新有很大帮助,创新是依靠人才的智力活动,地铁会加速人才到顺德就业。此外,有企业或者创业者可能将出于成本考虑,从广州迁往顺德。成本对创新行为非常重要,永远不能抛开成本谈创新。

  整体来说,从广州引入创新资源,是佛山的现实道路。从北京、上海引入资源,不是不行,但会比较慢。

  另外有一件事情我想需要提个醒,在当前经济发展大环境下,一个地区包括当政者在内,发展的心态或观念需要调整。当前创新驱动模式下的发展,与过去珠三角的发展模式有很大的区别。

  南方日报:怎么理解当前与过去的区别?这需要改变哪些发展观念?

  郭戎:珠三角当初有地缘优势、南洋人脉优势,改革开放后很快以外贸拉动了制造业发展。这背后,一方面因为当时国际经济周期处于特定阶段,另一方面当时国内长期积累了大量消费需求。

  而现在全球经济走势不明朗,甚至很多人判断是进入了发展停滞期。同时我国经济进入了L型走势,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过去的。

  所以,今天我们未必还要保留过去的心态,不能总追求区域发展一两年就要获得标志性成就。这实际上也是与创新驱动的规律相悖。因为创新从来都是靠长期积累才能获得成果。

  所以从目标设定上,一个地区走上创新驱动道路,不一定会获得历史上的爆发式增长,而应该是一种温和、稳定、自然的增长。这种增长有持续性,有不断向好的动力,是一种健康的增长模式。这是一种“增长观”的变化。

  南方日报:但是全国各地还有一些企业、行业,因为创新出现爆发式增长,对此应该如何理解?

  郭戎:在创新驱动时代,我们的政府、企业都要扭转过去的“爆发”心态。尽管市场上有一些颠覆式的技术出现,但这背后还是需要长期积累。我们观察全世界科技发达的国家,以美国为代表,无疑是依靠创新驱动经济发展,但几十年来,美国也没有出现过非常高的增长率。在未来发展中,速度不是最重要的,地区经济发展更应该重视质量。

  谈人才培养

  在本地形成人才供给才是打破瓶颈长久之计

  南方日报:怎样理解创新驱动背景下的经济质量?

  郭戎:过去我们常关注宏观上的经济增长数据,但有时会发现,宏观上的增长可能跟微观上企业盈利增长不完全同步。在这个背后,实际上企业虽有产值增长,但并未获得较高的毛利率。

  所以,政府除了关注经济质量,应更加关注企业真实盈利状况。在推动创新的背景下,还要关注劳动者收入的增长,特别是人才在分配环节的占比是否越来越高。还有,政府对就业的关注,应该从一个地区是否有足够的工作岗位,到是否有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岗位。

  南方日报:包括顺德在内,佛山各区都很重视创新载体建设,这是否为佛山当前必要的一个阶段?

  郭戎:一定的载体是必要的,但不能完全把建设载体作为目的,否则可能会比较麻烦。硅谷当年发展起来的时候,也没有太多载体。对于创新来说,更重要的是软性载体,包括高质量的政府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业等。

  南方日报:佛山还有一个经常被讨论的话题,就是要否引入更多大学。

  郭戎:像佛山这样的城市,一定要搞好大学。佛山的经济想要转型、想要更多人才,短时间内可以依靠交通、同城化吸引一些人。但是,长期来看不可能全靠对外吸引,而是要有自己强大的人才库。

  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发现一个地方,本土不培养人才,还能维持几十年的繁荣。深圳算是一个特例,而且深圳也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现在也在全力引进、建设大学。

  所以,除了建设好佛山本土的大学外,也需要引进一些外面的大学。其实佛山还可以做更有想象力的事情。例如,我们可以放眼海外,现在世界经济萧条,是引入国外优质资源的好机会。还有,比如可以依托每个大企业,建设教育机构。

  南方日报:也就是说,未来佛山要把在本地培养大学生,作为解决人才问题的重要途径?

  郭戎:在顺德,很多人都提到,我们缺人才。为什么?现在所有的城市,都在用非常大的力度抢人才。在本地形成人才供给,才是长久之计。但是,建设大学绝对是“前人种树、后人乘凉”,不是一届政府就能看到成果的,要有长期的耐心。

  谈 资本投资

  提升创投氛围加强与深圳金融机构合作

  南方日报:从顺德到佛山,经济结构目前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你对顺德经济发展前景是否乐观?

  郭戎:其实我的看法是比较乐观、前景良好,但也不会是一帆风顺。像美的这种企业,已经成为了白电领域的世界级企业,继续向前发展,已经没有样本可以参照。

  转型升级其实永远都是困难的,都会遇到阵痛。佛山经济怎么转型?过去的提法是“有家就有佛山制造”,现在佛山企业正在做“互联网+制造”,也是值得探索的方向。

  我们坐而论道容易,企业家真正去创新驱动,难度不亚于当年的初次创业。转型能否成功,关键还是看企业家。企业家才是最核心的资源整合者,我对佛山的企业家有信心。

  南方日报:在鼓励企业创新时,政府应该注意什么?

  郭戎:过去有一段时间,珠三角企业家依靠勤奋、模仿以及灵通的信息,就能做好企业。但现在即使上述这些条件都具备,也可能会有很多人失败。

  所以,一方面,政府要更加放开限制,让企业家有机会去试去闯。另一方面,要多做一般性的保障,少做针对某些企业、某些行业的主观性判断、过度的执着。

  南方日报:对于一些新兴产业引起一个地区“过度的执着”的现象,企业家和政府该如何把握?

  郭戎:现在到处都在说“风口论”,我个人比较反对。经济发展确实要抓住机遇,但是否要宣传“猪都能飞上天”?怎么正确看待“风口论”?我认为,现在这个创新资源更丰富的时代,让企业有机会做更正确的事情,这是非常重要的。

  不过另一方面,现在做新兴产业,和珠三角企业家白手起家开始做家电、家具一样艰难,企业家当年的经验放今天也不一定能够成功。所以对于产业风口,要全面看待。

  南方日报:谈到创新、新兴产业,离不开资本投资。有企业家认为,顺德与广州同城化,对顺德创新很重要的一点,是引入广州的投资机构。对此你怎么看?

  郭戎:整个佛山的创投氛围确实还要继续加强,也需要对外引入。广州资本、金融机构进入顺德,肯定有积极影响,但可能还不够。佛山最好瞄准深圳,加强和深圳金融机构的合作,这就不用等待地铁或者同城化的进程,可以提前布局。

编辑:邹长森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