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向全国两会提交的七份书面建议

2021-03-06 10:55 来源:南方网

  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被多次强调。站在“十四五”的新起点上,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今年围绕“科技创新”“健康中国”“因材施教”“老年社会”等“时代命题”,向全国两会提交七份书面建议,分别涉及系统化创新、产业链自主可控、重大疾病国家智慧化防控体系建设、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科技适老等热点问题。

  优化税收及再融资政策,加强科技企业创新能力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了2021年的八大重点任务。其中前两条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显示了国家重视创新的决心。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股权激励相关政策,对激发科技企业人才创新精神,推进高科技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科创板、注册制等相关机制的推出,丰富了科技企业的融资渠道,使得资本市场在支持科技企业做优做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科技企业人才激励和再融资的实践中,仍有些需解决问题。刘庆峰认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象在现行政策规定的纳税时点,即使未变现也要纳税,往往导致为交税卖出股票,与长期激励的初衷不一致。此外,上市公司再融资用于非资本性支出视同补流,但比例不能超过30%,影响了上市科技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再融资的方式扩大再生产。科技企业大都具有轻资产、高研发投入的特点,而且科技企业在面临科技战的不确定性之下,提前储备流动资金也是当前全球形势下的必要战略行为。当前资本市场对再融资政策的“一刀切”,束缚了科技型企业利用再融资进行技术攻关与把握产业机会。

  对此,刘庆峰建议:(一)充分考虑股权激励的核心目的是激励人才能跟企业长期共同奋斗。为了更好的发挥长期激励效果,切实优化税收政策,将上市企业股权激励的纳税时点调整为激励对象实际转让相关股权的日期。(二)充分考虑科技企业的特点,进一步优化再融资相关政策,允许科技型企业特别是历史信用比较好的龙头型科技企业,再融资时不受非资本化投入占比的限制,使得企业可以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创新,有效增强公司竞争力和整体实力。

  构建系统性创新能力,强化我国产业链自主可控

  近年来,我国在教育、医疗、政务服务、安全等重点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快速发展,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场景和创新舞台。当前,我国在算法、应用等部分领域已经在全球形成并跑水平,但纵观整个产业链,在基础软件开发、芯片设计及量产等方面还相对落后。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一系列关键单点技术由0到1的创新突破,也需结合典型规模化应用的重大牵引实现系统性创新。而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又特别需要优先考虑所建系统的安全自主可控问题,因此利用这些重点行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契机,打通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链关键环节,形成闭环并持续迭代优化,从而提升我国人工智能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竞争壁垒,实现完全自主可控,意义重大。

  对此,刘庆峰建议:(一)评定产业链当前安全指数和“十四五”努力目标,建立评估表,排出重点任务挂图作战,进一步加强教育、医疗、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国家和地方政府公共平台建设,并对现有公共平台的安全可控风险进行积极应对。(二)发挥我国市场优势,通过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更多的国内企业投入到急需的自主可控的技术和产品研发工作中,从而进一步推动国产化替代的进程。(三)组织协调上下游企业开展紧密合作,推动人工智能算法厂商和芯片厂商,芯片研发厂商和芯片生产厂商形成高效、系统的推进机制,协同解决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卡脖子”问题,确保产业链安全。(四)围绕国家基础IT设施自主可控目标,进一步加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公共平台的基础建设和国产化替代,纳入到新基建和专项债的优先建设项目,同时优先选择国内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承建相关国家基础IT设施的建设。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传染病和重大危险疾病国家智慧化防控体系

  近年来,我国医疗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领域,人工智能技术正发挥日益显著的赋能作用。针对传染病和重大疾病的防控工作中的基层医疗机构早期监测预警能力较弱、监测密度与广度较低,主管部门数据监管难、分析难、预警不及时等问题,人工智能可以助力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多渠道监测预警以及智能化流调分析工作开展;同时,在部分重大疾病的早期识别和全科门诊非常见病的鉴别诊断上,通过风险病历监控提高基层诊断准确性和诊疗效率。

  对此,刘庆峰建议:(一)在安徽已有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基于人工智能的传染病早期监测预警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对于传染病和重大疾病的识别、诊断和直报的能力,有效扩大传染病和重大疾病监测范围,极大缩短传染病监测预警响应时间,实现传染病防控“四早”目标。(二)建设完善人机耦合模式下的传染病流调平台,利用电话机器开展疑似人群筛查、确诊患者随访、健康人群宣教等服务,提高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此外,将流调工作与智能辅助诊断相结合,在短时间内对实时随访病历进行分析,智能筛查出发热伴流行病学史阳性患者,进一步夯实基于人工智能的传染病及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

  加快人工智能在我国基层医疗的应用,建设健康中国

  面对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结构性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在提高基层医疗水平、提升医疗保障的力度等民生领域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未来五年,我国仍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及实现乡村振兴。这其中,依托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人机耦合的方式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对于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意义重大。

  对此,刘庆峰建议:(一)对于已经取得规模化落地应用成效、且以辅助性质为主的医疗人工智能产品,完善相应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建设,加快相应审核及认证进度。(二)加大医疗领域人工智能关键技术的研究,加强医疗人工智能人才和基层医生人工智能素养的培养。一方面,着力打造人工智能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探索以“开放大学”“产学研结合”为代表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关注人工智能背景下基层医生思维方式和核心素养的提升,将其纳入基层医生能力素质模型。(三)出台政策鼓励运用人工智能落实家庭医生签约制度,帮助家庭医生高效便捷地完成健康档案采集更新、慢病干预、健康宣教等日常随访工作,切实强化基层诊疗能力,助力疾病防控。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关爱老年人群体,推进科技适老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态势。民政部预计,“十四五”期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老人群体的高龄化趋势明显。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保障不断健全,社会福利体系日益完善,但在移动智能化时代如何强化对老年人群体的关爱方面仍存在不足。一方面,科技进步、数字变革正在深刻地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但对部分老年人来说,却因为整个社会的生活习惯互联网化、移动化,影响到了原有的正常生活。比如,老年人视力、听力、认知处于衰退期,然而狭小的手写输入框、复杂的系统设置、戴着老花镜也看不清的隐私协议、搞不清楚的账号体系、还在使用非智能手机等,导致老年人无法用软件打车、挂号、购物。另一方面,针对老年人的日常关怀和应急守护依然存在短板。当前社会,子女对老年人的陪伴不够,诸如老人突发病患、走失、摔跌等问题频发,针对老年人高发的高血压等慢病日常健康管理手段也不足。老年人特别是独居的老人一旦碰到问题,往往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对此,刘庆峰建议:(一)相关部门加大对老年人等重点群体关爱工作的统筹推进力度,并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对于已经成功试点的案例进行积极的评估和鉴定,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快速推广。目前,在天津,已经有了利用智能化手段提升重点群体关爱服务能力,构建制度、管理、技术三位一体的联合关爱机制,解决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二)打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和监护人或网格员之间的兜底闭环机制,建立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智能坐席和人工坐席,为老年人提供人机交互的在线咨询、健康宣教、服务呼叫、应急处置、主动关怀等服务。按照设定的策略理解老年人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提出的交互诉求,依赖城市大数据平台分析重点关爱人群的家庭水、电、气使用数据,通过智能语音机器人预警模型,实时监测动态。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语言学习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普通话智能评测和辅助教学技术方面,人工智能普通话智能评测经国家语委鉴定已达人工专家水平。在推普脱贫攻坚方面,整合人工智能技术的“语言扶贫App”,目前已在云南、四川、西藏、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应用,累计用户100万人。在少数民族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方面,人工智能“畅言智能语音教具系统”帮助民族地区师生营造标准的课堂语言学习环境,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目前已在新疆、西藏、青海等民族地区广泛应用,覆盖师生400万以上。

  对此,刘庆峰建议:(一)制定国家通用语言能力评价标准,依托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建设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平台,开展线下教学和线上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提供面向不同人群的教学课程、教学资源,帮助各民族群众快速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二)在农村和边远地区、民族地区广泛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法律制度,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力度,建设国家级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示范区,进而带动农村和边远、民族地区的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目前,我国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仍不平衡,此举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贫困代际传递,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三)推广中小学普通话测试,将其纳入中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中小学阶段是语言学习的黄金期,建议将中小学普通话水平测试以适当方式纳入中考,以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学校和家长、学生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问题。

  加快推进教育评价方式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发展为教育评价变革带来新可能,利用5G、物联网技术、智能感知技术,实现过程性数据获取;利用学习分析技术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能力的差异、学习风格、行为特征、性格特点等进行有效诊断和分析,为因材施教提供个性化支持;利用AR、VR等技术创设类似真实问题解决的环境更好、更精准地测量孩子的心理健康状态等,最终实现对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学生成长进行持续追踪、分析和研究,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综合性、过程性评价,实现全面发展。安徽蚌埠、山东青岛等地区采用统筹推进模式,整合技术、资源、教研和管理,实现全场景数据采集、分析,构建以学习者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以评促学,有效推动区域教育质量提升。在蚌埠875所学校依据预习学情,智能推送授课资源,减少教师33%的备课时间;英语智能批改,减少教师作文批改时间67.26%;定位学习盲区智能推送,学生无效练习降低了49.6%,有更多时间全面发展。“蚌埠模式”在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均衡发展、切实落实师生减负、完善学生综合评价等方面,得到了教育部和安徽省的高度认可,成功入选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和全国“智慧教育示范区”。

  对此,刘庆峰建议:(一)通过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均衡和因材施教,在师生减负的基础上实现五育并举,培养创造力。打造智慧教育示范省,树立样板,加快我国教育评价相关技术方法突破和整合创新。(二)设立智能化教育评价方面专题攻关项目,围绕科技赋能教育评价方面的创新探索发布专项指导文件,重点突破全样本、多维多模态数据采集,智能化、个性化信息分析反馈等智能化教育评价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和规模化推广应用。(三)建立教育评价领域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推进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开展教育评价跨界协同,创新评价工具,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

编辑:潘沈思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