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东莞将加快打造对接湾区三大战略平台

2019-01-20 07:47 来源:南方日报网络版

  2019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的“打造对接湾区三大战略平台”,成为本次会议中各方关注的热点话题。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蓝图逐步展开,地处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的东莞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大湾区”也成为本次“两会”中的高频热词,今年的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也将参与大湾区建设摆在了今年工作的突出位置,在“九大攻坚战”中位列首位。其中特别提出了加快打造“对接湾区三大战略平台”,即,滨海湾新区、中子科学城以及水乡新城。

  报告提出,力争把滨海湾新区打造成为新时期代表东莞参与大湾区建设和对外开放的战略平台。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加快集聚高端制造业总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与港澳台、前海、南沙合作,争取创建成为自贸区新片区,争创更多的金融、税收、产业、人才等政策红利,逐步建设成为国家级重大发展平台。

  力争把中子科学城打造成为东莞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平台。推进散裂中子源二期建设,加快谋划南方光源等大科学装置,对标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打造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加强与深圳光明科学城、港深落马洲河套地区的协同合作,推进“中子源—光明科学城”主通道规划建设,增强重大科学设施集聚协同效应,携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力争把水乡新城片区打造成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新增长极。切实提升水乡管委会在规划制定、土地整备、招商引资等方面的统筹力度,以中心启动区1—2平方公里作为近期重点发展区域,示范带动片区各镇加快发展步伐,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版图更加均衡。

  为此,东莞也拿出了“真金白银”来大力推动三大平台建设。东莞市政协副主席、财政局局长罗军文介绍,2019年,东莞市财政安排5.92亿元,高起点打造中子科学城,支持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和南方光源检测平台等重大科研平台建设,助力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体系。安排5亿元,高标准推进滨海湾新区建设,支持滨海湾新区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增强发展后劲,打造粤港澳协同发展先导区。安排5亿元,高品质开发水乡新城,强化管委会统筹职能,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至此市财政已累计给予滨海湾新区、水乡新城各20亿元的启动资金支持。

  ■聚焦

  战略平台之一滨海湾新区

  目标▶▶逐步建设成为国家级重大发展平台

  2018年是滨海湾新区的“规划建设年”,粤港澳协同发展先导区和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核心平台两大定位,新区坚持“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效能管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进展。

  城市发展,规划先行。过去一年,新区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为导向,在完成新区概念规划的基础上,高标准推进各项规划设计工作,并始终将“粤港澳协同发展先导区”的定位贯穿规划编制始终。一方面认真对标衔接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另一方面成立新区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汇集两岸四地各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组成“最强大脑”,为谋篇布局、定位靶向、产业谋划等建言献策。

  新区还启动了一批基础设施建设。2018年新区稳步拉开交通路网、环境品质提升等基础建设的序幕,逐步搭建城市发展骨架。去年8月,湾区大道工程正式动工,拉开了新区路网建设大框架,标志着新区内主干路网基础建设进入快车道。与此同时,新区还积极推动深茂铁路、赣深—深茂高铁连接线、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三期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谋划推动深圳轨道交通20号线、广州轨道交通22号线、中南虎城际等轨道线路直接接入滨海湾站,着力打造大湾区东西两岸融合的重要交通枢纽。

  在广深沿江高速滨海湾长安互通立交出口处,新矗立起了一处“滨海湾新区欢迎您”的景观石,从这里驾车驶向伶仃洋边,几分钟的车程,交椅湾启动区壮阔的景致便跃入眼帘。交椅湾启动区景观品质提升工程深入实施,把沿江高速滨海湾出入口打造为全东莞最靓丽的高速出入口,启动区由荒滩变公园,草绿水净、鱼跃鸟翔,成为新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注脚。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着眼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大局,滨海湾新区不断加大与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等城市融合发展力度,一批合作文件及协议已经签署,务实合作加快推进。与此同时,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新区积极发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已初步明确产业项目准入条件,将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科技金融等高端产业作为招商引资重点。过去一年,一批高端高新产业纷至沓来,新区项目协议签约额达到2830亿元。紫光集团、平安集团、欧菲公司等知名企业纷纷前来开展合作。

  路径▶▶推动滨海湾片区一体规划

  1月17日,滨海湾新区(东莞港)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虎门镇委书记刘杰接受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两会直播间采访时,详细介绍了2019年滨海湾新区的工作计划。他表示,2019年是“项目落地年”,新区将深入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打造“湾区都市、品质东莞”,以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着力提品质、拓空间、强产业、推改革,努力打造兴业宜居智慧湾区新城、东莞未来发展新引擎。

  刘杰表示,新区今年将深化“三规合一、多规融合”,推动发展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充分衔接,理顺各规划间产业、空间、用地等关系,在发展总体规划通过省审批后,协调片区各镇根据新区规划开展修编,推动滨海湾片区一体规划。

  在生态建设方面,将贯彻落实生态、智慧等理念,突出规划好滨海景观长廊规划设计、区域水系连通及综合治理,努力打造“山海河林田草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格局。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将突出5G基础设施、智慧交通网络体系等硬件建设规划,突出5G、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的运用,全力打造“智慧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面铺开交椅湾板块市政道路建设,同时配合深茂铁路建设,加快东莞城市轨道2号线延长线及滨海湾枢纽站TOD的综合开发规划建设。

  此外,新区还将成立滨海新区土地整备与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新区土地统筹开发利益平衡机制和土地整备的政策体系,以大刀阔斧的决心和力度,推动土地整备、城市更新、“两违”整治工作取得突破,释放更多土地资源,实现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正循环,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社区均衡协调发展。

  与此同时,滨海湾新区将围绕“产业之芯”的定位,推动新区集聚高端制造业总部、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推动一批重点产业项目落地。在存量项目方面,推动OPPO智能制造中心、紫光芯云产业城、平安科技金融城、正中创新综合体以及欧菲光电影像产业项目等一批项目实现动工建设。

  在增量项目方面,有针对性制定出台新区促进产业、科技创新、人才等优惠扶持政策及实施细则,紧密围绕新区产业发展定位,靶向招商、精准招商,积极布局新一代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

  围绕新区作为粤港澳协同发展先导区的定位,还将构建新区与港澳更高层次更加紧密的新型合作模式,拓展与港澳地区在金融、医疗、税收、人才、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全面对接。

  此外在机构改革、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推进建设工程审批改革试点等方面,将努力构筑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高地。

  战略平台之二中子科学城

  目标▶▶打造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历经十余年规划建设,2018年,中国首台散裂中子源在东莞建成投用,被称为“国之重器”的大科学装置逐渐在东莞迎来“高光时刻”,海内外各方纷纷将目光投入到东莞大朗镇的这片群山之中。十年时间,“荔枝园”变“中子源”,开启了东莞由“科技应用”向“源头创新”迈进的新征程,也赋予了东莞依托世界级创新资源,参与一流创新型城市角逐的“金钥匙”。

  继中子源之后,更宏大的科学蓝图还在绘就之中。按照构想,东莞也将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在此地重点规划建设面积达53平方公里的中子科学城,其中就包括吸引南方光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更多重大基础科学平台在此落地、聚集。

  从国内外现有经验看,以大科学装置建设和集聚,带动综合性科技园区的成长,进而推动人才与智力资源的加速汇聚,推动本地区向更高层级的创新圈层迈进,是一条显著且可复制的规律。

  因此,今年的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力争把中子科学城打造成为东莞参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平台。推进散裂中子源二期建设,加快谋划南方光源等大科学装置,对标国家实验室加快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打造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可以衍生大量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加快高新技术的孕育、转化和应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为东莞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奠定坚实基础。”东莞市科技局局长卓庆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就表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南方光源的建设,将与散裂中子源相互配合、优势互补,服务于材料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多领域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

  在这些科学平台的带动下,可以加快东莞既有产业的转型升级,带动布局新兴产业和项目,吸引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一流科学家、高端科研机构、关联前沿产业的集聚,推动广东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战略支撑。卓庆透露,目前中子科学城综合规划正在编制当中。

  路径▶▶推进“中子源—光明科学城”主通道规划建设

  此外,报告还首次提出,加强与深圳光明科学城、港深落马洲河套地区的协同合作,推进“中子源—光明科学城”主通道规划建设,增强重大科学设施集聚协同效应,携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光明科学城位于深圳光明区东北部,规划面积约21平方公里,分为核心区、科教区、配套区、拓展区和光明小镇5个部分,作为布局光明区的深圳市重点项目,未来将成为集聚世界级大科学装置群、科学研究顶尖人才的重要区域。

  港深落马洲河套地区则位于深圳与香港之间,2017年初,两地政府签署《关于港深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共同发展的合作备忘录》,将河套地区定位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快速推进,深港河套地区也升格为“深港科技创新特别合作区”。按照最新发展规划,该地明确将以微电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未来产业为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布局相关的科研项目。

  “中子源—光明科学城”主通道规划建设构想的提出,以大湾区建设的整体视角对东莞科技资源的布局发展进行了定位。建设打造中子科学城及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提出,也引起了两会代表委员的关注和讨论。

  在南城街道党委书记陈桂明看来,报告提出的打造三大平台战略,是发展理念的创新。“以大湾区建设的思路,跳出东莞看问题,突破了以往的局限性。尤其是提出与深圳光明科学城等地开展合作,可以在更大范围把重大科技平台联结起来,形成立足于大湾区的科技平台。”

  而中子科学城主要区域所在地的大朗,则对这一问题更加关注。在不久前举行的大朗镇党代会上,大朗镇委书记谢锦波就提出,要全力配合中子科学城规划建设,主动融入松山湖片区统筹发展,承接穗港深经济科技辐射,依托散裂中子源、南方光源和材料实验室等项目,打造面向全球的创新驱动发展新高地。

  东莞市大人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中科院高能所东莞分部加速器技术部副主任张旌表示,报告把科技发展和中子科学城的规划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作为科技届代表,他很受鼓舞。

  “中子源是个平台,就像梧桐树,引来更多金凤凰。”他表示,依托散裂中子源,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与东阳光集团开展了癌症治疗项目合作。随着中子科学城落地后,将会吸引更多优质项目与人才在东莞落地。

  战略平台之三水乡新城

  目标▶▶形成使全市发展版图更加均衡的新增长极

  环境显著优化,动能切换加速。东莞水乡新城片区近年来热度不断升温。

  2019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力争把水乡新城片区打造成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新增长极。切实提升水乡管委会在规划制定、土地整备、招商引资等方面的统筹力度,以中心启动区1至2平方公里作为近期重点发展区域,示范带动片区各镇加快发展步伐,使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版图更加均衡。

  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东莞园区统筹组团发展战略,这三大战略在水乡经济区形成叠加正效应。借助几大重大发展机遇,这一片区正以动能转换实现弯道追赶,片区经济逐渐在全市经济版图中阔步赶上,成为东莞新的活力区。2019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水乡新城片区生产总值增速快于全市0.3个百分点。

  无人机产业,就是近年来在东莞水乡悄然开花的新兴产业之一。翼航东升东莞航空实业集团正计划投资50亿元,在望牛墩建设国际无人机总部基地。该基地将打造国际龙头最强、平台最高、链条最全的军民融合无人机产业集群。经常在亚洲各国考察的马来西亚无人机发展协会主席郑健文就感叹,水乡不但有着很好的环境,同时也坐拥强大制造业基础。

  而无人机产业的发展,正是水乡新城片区的产业转型、动能转换的缩影。

  今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面积为14.5平方公里的水乡新城之中,将有1至2平方公里作为近期重点发展区域,示范带动片区各镇加快发展步伐。

  坚持科学和高标准的规划,让水乡新城片区的发展步疾行稳。在城市空间布局上,水乡按照高标准、高速度开发建设水乡新城的要求,推动平安、碧桂园、宝能等大型产城综合项目落地。通过强化与这些大集团项目的规划对接,发挥大集团资金实力雄厚、市场经验成熟、产业资源丰富等优势,有效导入金融、产业、科技和人才资源,形成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协同共进的新格局。

  在产业规划布局上,水乡按照建设现代经济体系的要求,加快重点招商项目落地运营。为了让水乡新城建设全面提速,水乡管委会将在统筹开发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完善开发建设体制机制。

  围绕水乡新城开发建设,水乡管委会积极谋划推动周边五镇打造特色小镇,促进现代新城与卫星小镇交相辉映、总部经济与新兴产业互动发展、产业转型与城市升级紧密融合。

  按照计划,到2021年,水乡新城将初具规模。以东莞西站城轨枢纽为龙头,主干道路及城市地下管网基础设施基本建成,生态环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或开工建设,教育、医疗等民生配套设施加快建设,整体投资及宜居吸引力不断增强。

  路径▶▶以生态优势培育特色产业融入大湾区建设

  今年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着力发展全域旅游,打造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游景点。以乡村游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全域旅游,正是水乡新城片区镇街经济转型的又一支点。

  就在五年多之前,华阳湖一带还是一片污水横流的景象;同样,因为造纸产业发达,中堂镇过去也面临巨大的污染压力。如今也通过加快推进内河涌综合整治和截污次支管网建设等水污染治理的“组合拳”,水乡的环境不断优化,华阳湖等地正成为东莞乡村生态旅游的“网红景点”。

  在今年“两会”人大代表分组讨论中,东莞市人大代表,道滘镇委书记谢卫东就表示,道滘镇今年将着力推进北海河绿道慢行系统、华侨城等重点项目,让生态环境、营商环境都有质的提高,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发展。

  目前道滘已与华侨城华南集团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以文化旅游为方向,着力打造东莞水乡道滘特色小镇项目,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体验新地标。

  东莞市人大代表、麻涌镇委书记黄桥法则提出,麻涌镇将在2019年奋力建设绿色发展的现代化美丽城镇,推进“一湖三区六提升”规划建设,加快产城融合、产旅融合、港城融合、穗莞融合。而其中的产旅融合,正是指借助华阳湖的生态旅游优势,吸引优质产业到麻涌镇的聚集,打造围绕华阳湖为核心的产旅融合业态。

  南方日报记者 陈启亮 郭文君 卢真伟 戴双城

  见习记者 施美 吴雨伦

编辑:杨智明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