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张霜)实验室自动化起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但是在2009年进入中国后,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发展甚至在原地踏步。
位于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园区的机器人365公司,立足生命科学自动化研究的尖端领域--细胞产业自动化,开发出全球首款类人型的核酸检测机器人设备。实验室自动化产业就此被推到了市场中心。
确定实验室自动化的方向,是机器人365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
机器人365创始人刘照强认为而其所处的生命科学领域,将是未来自动化大展拳脚的第三大应用场景。
梳理了目前成熟的两大自动化领域——传统工业机器人和3C制作领域后,刘照强觉得自动化新场景一定能给新品牌长成巨头的机会,而下一个和工业、3C并列的超级行业,可能就是生命科学领域。
生命科学领域的自动化萌芽阶段。基于机器人365团队的从业背景,刘照强决定两手抓,一边为机器人领域的自动化做技术储备和自动化模块产品探索,一边寻求产学研合作,与生命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度合作,实现跨界融合发展。
为“改变实验室”而起的创业行动
2020年6月,机器人365收到首个实验室自动化的开发需求,一款面向于细胞实验室自动化的培育机器人。经过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团队跨界融合的紧密合作,在2021年10月完成产品交付并得到客户的高度评价,还对项目追加投资,成为机器人365公司天使轮的投资人之一。
细胞培育自动化带来了新发展机遇
在初期阶段,机器人365投入了公司半数的员工。从产品试样生产出厂到现在,机器人365已经将产品更新迭代至全自动智能细胞培育系统,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全自动细胞培育系统(图源自机器人365)
“我们会把产品设计考虑周全,包括实时的力距检测、深度学习、柔性模糊控制的训练模型,一个环节就有很多个技术专利在上面。”刘照强说,之前多年的技术储备在这个时候发挥了作用,让机器人365在机会出现的时候能攥在手里。
此外,针对细胞培育相关使用场景,机器人365也推出了适用于实验室地面清洁、空气消毒、冷冻存储等设备系统解决方案。但是,细胞培育不是生命科学实验室自动化的唯一场景。
生命科学实验室需要一场自动化变革
人类每一次发展,都需要一场变革来推动,在刘照强看来,三大变化推动一场变革走向高潮。
首先,从技术角度来说,生命科学领域对于自动化的需求十分严格,而目前自动化工程技术发展到现在的智能制造,已经迈过了实验室的门槛。
其次,从商业角度考量,自动化设备价格昂贵,而生命科学场景用人成本同时高企,两者比较,显然后者才是核心,自动化设备的普及为自动化技术进入实验室添加动力。
最后,从趋势变化而言,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市场被严重低估,以体外诊断为例,2018年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均每年的体外诊断支出不足2美元,欧美成熟市场每人每年支出在25-30美元,显示出自动化技术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今天的生命科学领域?,无论是化学还是生物,做实验的方式还用着传统的方式,虽然已经有了半自动化、自动化设备出现并慢慢普及,但现在自动化都是助力人工实验,我们面向下一代全自动化实验室设计时,发现很多原有设备都应该重新再做一遍。”
刘照强坦言,这个过程会很长,可能要10年、20年,但改造、升级的趋势是确定的,风势会越来越大,未来的道路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