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校长简期颐:家庭教育不能“拔苗助长” 但要“精准加持”

2022-03-31 18:15 来源:南方网

  南方网讯 (记者/唐巧燕)329日晚8点,“家校社共育公益直播系列活动”第四期“校长来了——给孩子成长支招”如约而至,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校长简期颐作客直播间,和广州市政协委员、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会长杜兰一起在线畅谈时下孩子成长与家庭教育的热点话题。

  自今年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家校社共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民办教育领域的“吃螃蟹者”,担任校长近20年的简期颐给网友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教育思维盛宴。

  “家校社共育公益直播系列活动”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妇女联合会共同主办,“学习强国”广东学习平台、广东省青少年网络协会、广东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联合承办,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妇女报社提供支持。

  谈“双减”:“双减”不等于不在乎成绩

  “双减”是当下教育的热门话题。为什么校外培训机构曾经如此“红火”?简期颐认为,很大程度是学校教学方面存在不足造成的。他打了个生动的比喻:“如果学校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学生就存在‘吃不了、吃不好、吃不饱’的现象,学生就要到外面去找‘零食’”,以致于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简期颐认为,“双减”并非不布置作业、不考试、不在乎成绩,而是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家长经济负担的基础上,实现“增效提质”。

  简期颐认为,“双减”政策之下,学校教育要做五个方面的转变:

  第一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要转变。比如,从追求分数向追求全面发展转变;在原来“传道授业”的基础上又加上“代理监护”。代理监护就要求教职工要增强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技能、注重服务细节、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是课程的建设要转变。在国家课程标准的统一课程模块下,根据学校优势和学生个性化需求构建丰富的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个性配餐”。

  第三是教学模式的转变。老师要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比如东华高级中学推行的“精选、精讲、精练、精批”“四精”教育法——精选,选择适合学生的内容;精讲,讲课要讲到点子上;精练,练习能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精批,精心批改作业并给予学生反馈,实现教学闭环。以及“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思维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

  第四是学生活动组织的转变。比如,以体育艺术节等七大节日和各大社团活动为主线,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组织和策划,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组织领导能力和兴趣特长,以及收放自如的好习惯。

  第五是评价方式的转变。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以考试成绩作为标准。除中考高考是选拔性考试外,平常的考试都是教学的诊断,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效提质。评价学生要通过“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多维度展开,不仅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即使成绩不如人意,每天都有进步的孩子就是好孩子。

  谈“学习和特长培养”:因材施教,精准加持

  对于如何做好“家庭教育”,简期颐给出有力建议:家长不要“拔苗助长”,而要“精准加持”。

  简期颐说,“不要别人去学钢琴,你就去学钢琴,别人去学奥数,你就去学奥数”,家长应该甄别出孩子的特长,发挥家庭教育的“个性化、精准化”特点,挖掘孩子的天分并将之培养成特长。如果拔苗助长,赶鸭子上树,只会适得其反,“被赶上树的鸭子肯定比不上池塘里的鸭子快乐”。

  不同的孩子,“质地”不一样,教育的方法不同;同一个孩子,不同年龄段,学习的需求也不一样。“因材施教”成为精准教学的核心理念。

  简期颐谈到了对不同学龄的孩子要使用不同的“三好”办法:对小学生来说,培养“好身体、好习惯、好性格”很重要,而到了中学阶段,“好习惯、好思维、好品质”就成为重点。其中,“好思维就是学会求知。

  直播期间,一名家长提问:如何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简期颐认为,首先,帮助孩子对自己发现与认同,找到自己心中所爱,并努力将自己锻造成器。“每一个生命都独一无二,每一个生命都自有出口,是小草就展现柔美,是木棉当成就伟岸。教育是对人的成全,而非对人的改造,必须依乎天理,顺应天性”,正所谓“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杜兰认为,家长不要苛求孩子成为群体中的佼佼者。培养孩子,不是培养“完美”。“千万别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的未来,让孩子做自己的选择,让他们成为自己。”

  谈“玩游戏”:尊重和宽容,平等和民主

  谈到学生存在“叛逆和玩游戏”等问题,简期颐认为,首先要尊重和宽容: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宽容他们一时的冲动和逆反性。其次要平等和民主:用“温柔的坚定,适度的退让”的方法与孩子平等交流,用“共情者”的心态顷听孩子的声音。

  简期颐举例,一次课堂上有个学生在玩手机,老师发现后就没收,学生很大声跟老师说:“老师给回我”,老师反问:“你不玩手机会死吗”,学生回答:“我没有手机我就会去死”,老师最终用一句很幽默的话化解当时的对立情绪:“拿着拿着,活着比什么都重要”,那一刻,班上同学们哄堂大笑,当事同学也不好意思了。课后,学生冲动已过,主动找到老师道歉,他对老师说:“老师,刚才是我不对,我的确控制不了自己拿手机来玩了,我还是交给您帮我保管算了。”简期颐说,当大人宽容退让,孩子慢慢就会更加理性。

  在游戏面前,并非一味地“堵”,“疏”也很重要。

  一名在线连麦的家长问道,当孩子痴迷游戏怎么办?简期颐表示,“有条件”地让孩子玩耍,游戏也是一种放松,“比如约定只能玩一个小时,如果超时就要暂停下一周玩耍的机会”,通过这种方法来锻炼孩子培养自律、自控能力。

  谈到“学习和课外活动”时,简期颐说,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业没有冲突,关键是要组织策划好活动内容和时间,老师和家长要做好引导和监督,让孩子玩就尽情地玩,学就专心注致地学,培养孩子收放自如的好习惯,劳逸结合效率更高。

  “早恋”也容易导致青少年游戏人生,影响学业。对此,简期颐认为,不宜公开处理棒打“鸳鸯”,要耐心疏导。他常提醒高三的同学要把爱情“放在冰箱里面冷冻”,等上大学再“解冻”。

  杜兰认为,可以通过迁移的方法来提升孩子的自控能力,从培养孩子的兴趣“迁移”到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上。“比如说他不爱学习,但是很爱打球,那么,我们就让他在打球这个方向上不断训练,要让他看到,想在某个方向领先,就必须付出巨大努力,他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自控力,并且将这种能力迁移到学习上”。杜兰提到了“劳逸结合”的重要性,在大脑运作的过程中,一部分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另一部分则处于休眠状态,会学习的人就会让大脑进行“交替性兴奋”。

编辑:黄绮铌   责任编辑:骆田子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