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粤港澳大湾区11市水务单位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2020-11-21 12:04 来源:南方网

  南方网讯 11月18日,以“创新·发展·共赢”为主题的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水务论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启动。大湾区11市签订“粤港澳大湾区十一地水务单位战略合作框架意向书”,将携手共促湾区未来水务发展。

  在主论坛上,马军院士、唐建国总工程师、广州水投集团总经理吴学伟分别做了主题演讲。马军、唐建国、吴学伟以及广州市水务局副局长李明、深圳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金松5名专家还就当前水务行业热点话题进行了对话交流。五个分论坛也同期举行,分别围绕“排水”、“污水处理”、“供水”、“信息化建设”以及“勘察设计”主题,邀请大湾区水务行业专家现场分享流域治理规划、优质供水、水环境质量改善和提升、全地埋污水处理厂、智慧水务、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和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理念与实践经验。

  据介绍, “十三五”以来,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都在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按照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强化水资源管理和保护,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粤港澳大湾区在水资源管理、水生态治理、水环境建设、水安全保障方面取得长足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十三五”期末,大湾区城镇供水能力超4300万立方米/日,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超3100万吨/日。

  11个城市的水务工作也各有特色和亮点。如香港通过海水化淡、再造水、中水重用及雨水回收等,推行全面水资源管理;澳门以“多用者多付”经济手段推动节约用水,同时引入苏伊士的智能水务;深圳的云平台数据中心将生产、管网、客服、综合管理等各系统有机连接,构建了智慧水务一体化解决方案,并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NB-loT智慧水表和深圳首个5G智慧水质净化厂;珠海则大力拓展污泥固废餐厨垃圾等环境治理业务;佛山则实现生产运营“闭环”控制,智能化、自动化管理;惠州加强精细化管理,严格控制管网漏损;东莞确立了“短期—中期—远期”规划,逐步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中山作为上市公司分公司,实现市场化运作;江门实现了管网互联互通,采用集约化管理模式;肇庆则引入粤海水务作为企业治理方,经营管理彰显投入产出的理念。

  而广州,据市水务局副局长李明介绍,在防洪排涝方面,已完成182.83公里珠江堤防达标提升建设,珠江广州防洪(潮)标准达到200年一遇,开展了全市2万余个排水单元达标及443条合流渠箱整治工作,全力实现雨污分流;在水环境治理方面,“十三五”以来,新建污水管网16320公里,新(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31座,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769万吨/日,位居全国第二。目前,广州147条黑臭河涌全部消除黑臭、13个国省考断面全部达标。2019年广州全市非居民计划用水户共节约用水3.5亿立方米,减少污水排放约3.15亿立方米,供水管网漏损率下降至8.46%。

  18日下午,粤港澳大湾区十一个城市的水务代表单位的负责人还“以共建共享,构建湾区发展新格局”为主题召开了高峰论坛会议,并签订“粤港澳大湾区十一地水务单位战略合作框架意向书”。大湾区水务单位将对接国际标准,以水生态建设、水环境治理的运营管理、技术创新、人才交流培训、物资采购信息、水务创新科技共研共享等领域,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推动资本运作、项目实施、技术成果转化、市场开发等方面的全方位、深层次合作,助力水务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实现共享互助、互利共赢。

  未来,大湾区十一城水务代表单位将共同搭建水务招标采购、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水务营运管理、水质检验工作平台,融合区域的优势,携手打造世界一流的粤港澳大湾区水务环保产业群。

编辑:陈伟峰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