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科学与艺术的完美融合,这座高颜值科学馆值得你N刷

2022-01-13 15:57 来源:南方网

  南方网讯(记者/罗予岐)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自2018年成立以来,充分发挥组织力量,初步建立共建共享机制。为进一步挖掘成员单位的科普特色和成效,推动形成相互学习、交流、共享的氛围,联盟在成立三周年之际开展湾区科普欢乐行系列报道活动,宣传特色场馆科普亮点。

   一说起澳门,你会想起什么呢?是金碧辉煌的酒店?还是人山人海的大三巴?

  其实,在这些众所周知的景点之外,澳门还有一处“宝藏”打卡地——集教育与旅游元素于一体,既充满科技感又满赋文艺气息的地方,它就是澳门最大的科普教育基地,也是澳门的主要地标之一——澳门科学馆。

  澳门科学馆坐落于澳门半岛东南角,毗邻澳门文化中心及渔人码头,三面环水,它由“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设计,主体建筑呈斜锥体螺旋上升,像等待发射的火箭,建筑外墙则是银灰色的金属铝板辅以深色花岗岩,科技感拉满。

  据介绍,澳门科学馆设置14个展厅,包括太空科学、儿童乐园、儿童科学、科学快车、机械人、声学、地球、遗传学、环保、运动健康、运动竞技及食物科学等12个长期展厅,以及两个临时展厅,共有450余件互动展品。

落日余晖下的澳门科学馆

  值得一提的是,在澳门科学馆建筑的墙外,有一棵“网红”心形树,它也被认为是到澳门旅游的必行打卡景点之一,很多人慕名前来,选取心形树与跨海大桥相映成趣的景色拍照留念,亦或是在逛完科学馆的落日时分,坐在科学馆外吹吹海风欣赏落日余晖,在畅享科技、文化盛宴之余,也尽情享受着澳门科学馆特有的浪漫气息。

网红心形树

  知识与趣味并重 身临其境感受科学魅力

  作为澳门科学馆最有人气的展厅之一,儿童科学展厅总是热闹非凡。儿童科学展厅专为小学儿童开设,设置了一系列水展品或专题展台,例如不同的水阀装置、水压力等。“喜欢玩水是小朋友的天性。”儿童科学展厅的讲解员称,“我们主要以动手游戏形式,引导小朋友们学习各种科学知识,寓学习于娱乐,小朋友们通过游戏中的相互配合也能提升社交能力。”

儿童科学厅里的“力大拨水球”

  “让参观者从亲自动手的过程中享受探索科学的乐趣。”澳门科学馆的在展项的设置上也是以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并重的互动展品为重点。就像儿童科学展推出的另一项高人气新展品——“职安特工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VR),参与者需要在虚拟的高空或工场仓库等作业场地,在指定时间内驾驶模拟铲车、钓船等以完成指定的操作任务。参与者可以在安全情况下,感受忽视安全措施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如模拟在吊船或大厦边缘堕下的情况,从而警醒要做好安全措施,建立安全的工作流程。

  据悉,展馆多项全新互动展品应用了虚拟现实技术(VR),包括“钓船拯救队”、“叉铲之王”等,目的是通过高科技让参观者能更真切的体验,在互动参与中了解到职业安全的重要性。

  致力天文科普推广 点点星辰汇聚成光

  澳门科技馆主体建筑由三部分组成,最高并呈斜锥体形的为展览中心,菱形基座是会议中心,球体设计的部分则是曾荣获吉尼斯世界纪录(全球最高解像度的立体天文馆)的天文馆。

澳门科学馆天文馆

  依托全球最高解像度球幕系统,天文馆最大限度开发现有系统,创新架构“球幕+科普综合多媒体矩阵”和“球幕+受众细分”理念,强化天文馆的公共属性,为公众提供了长期的天文学科普服务,打造成为澳门青少年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很多科普球幕影片,也可以利用我们的数字天象仪模拟一场星空之旅。”天文馆的讲解员介绍道,天文馆球幕影院是一个直径约15米、倾斜15度的小型特效影院,装置了一组共12部高解像度的数码放映机,荧幕解像度达到8K,接近人眼,可以体验到震撼的浸沉式视觉效果。据悉,每年天文馆会引进数套高质量球幕影片,透过不同影片题材开展受众分析,建立由天文学、航天工程、地球科学、生命科学、儿童文学等多样学科构成的科普影片组合

  “澳门是一个光害极其严重的地方,基本上很难有机会在澳门看见星星。”为了更好的利用场地,承担起科学普及责任,天文馆也陆续推出天文科普活动,其中“点亮星辰”品牌系列活动成为澳门最受市民欢迎的科普活动之一。

  天文馆会于每月的首个周六在球幕影院举行“球幕讲座”,邀请专业讲者讲解天文知识;并在第三个周六举行户外观测,在导师的带领下一同利用望远镜观测真实星空。

  “点亮星辰的意思就是为这个有光害的城市把星空点亮。”天文馆团队告诉记者,希望在他们的努力、观众的参与下,可以将原有被遮盖的璀灿星空,一点一点的重新点亮。

  多元形式多方合作创新科普惠及全民

  澳门科学馆一直以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推动高新科技及科学传播、配合澳门旅游发展及作为地区性科普教育及会展平台为宗旨。澳门科学馆馆长邵汉彬在接受记者参访时表示,馆内科普活动种类繁多,形式灵活,科技馆在以推动青少年科普教育为主的同时,也致力于扩大科普受众面,科普展项与活动内容的设置适合幼儿教育至高中阶段的学生、教师、家长或有不同身体障碍的人士参与。

  “很多家长一开始是陪孩子来,到了最后,自己也乐在其中,获益匪浅。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来科学馆打卡,这是一个好的现象。”邵汉彬说。

机械人展厅

  除了拓宽受众,增加科普种类外,近年来,澳门科学馆正加紧创新科普形式,寻求多方合作。

  其中,“走进校园”计划通过澳门科学馆与全澳门各中小学共同合作,以提供更多的资源来培养学生对科学的认识,鼓励学生透过自身实践和操作的体验中,激发学习与探索的潜能,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及创意思维。“我们的科普对象为本澳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在职教师,费用全免。”邵汉彬表示,计划项目设置不同科普主题课程以及流动展品教学供全澳各中小及幼儿学校巡回使用。 

  为进一步加强与学校间的科普教育合作,澳门科学馆在今年还推出了“繁星计划”,为中小学提供LEGO® SPIKE PRIME编程机械人、DJI TT无人机、Micro:Bit、科普影片制作、Scratch 及 Python编程、人工智能、3D打印及激光切割等多元化教学内容。

  除此之外,澳门科学馆天文馆还推出了“天文专题计划”来加强馆校合作、馆团合作。“天文专题计划”是天文馆依照学校、社团、企业等机构的具体需求,而专门定制化的天文馆空间活动。定制方可提出针对式的视觉呈现并提供材料,天文馆会将材料转制为球幕影像,同时为定制方提供场地、讲解或馆内统筹协作安排,以合作达成活动效果。

  受疫情影响,科学馆今年的接待量大幅减少甚至一度暂停对外开放。在此情况下,澳门科学馆开始与气象局、天文学会等不同政府部门或机构合作,共同制作科普教育短片,为学校在线学习及公众科普提供内容支持。据统计,澳门科学馆至今已制作超过700个视频,各平台接触及观看人次超过400万。

  邵汉彬表示,澳门科学馆将继续制作更多科普教育资源,与湾区及全国,以至葡语系国家科技馆共享。

  结合需求发挥优势践行科普传播新使命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作为区域性创新高地,粤港澳大湾区在我国科技创新方面扮演重要角色。身为湾区大家庭中“精准联系人”,澳门势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平台和多元的机遇。

  “澳门科学馆将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发展趋势和澳门特区科技创新战略,强化原有使命同时,加入“推动高新科技及科学传播”的新使命。”邵汉彬表示,接下来澳门科学馆将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内科技企业优势,特别是人工智能及高端制造,以及大湾区内高等院校的创新科研项目,制作具有大湾区特色的科普题材及中学使用的职业技术培训课程,发挥现有澳门科学馆线上教育资源平台优势,制作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普内容。

  邵汉彬希望澳门科学馆能发挥现有资源优势,结合湾区内科技创新发展,为全面提升公众科学素质、为国家发展争先所需人才培养作贡献。

  与此同时,澳门科学馆将持续推进科普内容和展教形式创新,增强人工智能教育及自然科学科普的配套设施,规划推出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环保减碳及生物多样性等新展厅。结合大湾区内馆校合作,加强教师相关培训工作,形成更具成效及更多资源共享的科普协作。

  早在2013年,澳门科学馆便与广东科学中心签署了穗澳科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联合开展科普工作,共同推动穗澳两地科普教育的发展;2018年更联同广东科学中心及香港科学馆共同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促进湾区内科技馆之间的交流合作、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及人才交流。现时,湾区内大部分科技馆及科普中心已加入成为联盟成员,一齐努力共同推动湾区公众科学素质的提升,助力湾区提升理工科升学比例,培育更多创新型人才。

  “我们一直与联盟保持着紧密的交流与合作,应疫情期间的防疫需求,我们在联盟的指导下举办了战「疫」——抗击新冠病毒专题展览,广受好评,特别是获得了澳门医护界的肯定。”邵汉彬对记者说,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对科技馆之间的交流、科普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推进湾区科学普及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与促进作用。

  邵汉彬也期待,透过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的大平台,共同开发科普资源,发挥联盟内不同科技馆的优势,联合湾区的整体影响力,提升湾区内科普工作的效益及科技创新的氛围,助力湾区内人才流动,推动澳门人才于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创新科技产业。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是由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惠州致力于科学传播的科技场馆组成,是科技馆间自愿结合的公益性科普合作组织。宗旨是通过对大湾区内科技馆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应用,以及合作与交流平台的搭建,实现共享共建、互惠互利、共创共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传播活动的开展、交流和建设,创造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社会环境,切实提高粤港澳地区公众的科学素养,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做出贡献。


编辑:唐巧燕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