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之湾区科普欢乐行系列报道(一)

这个展馆有点酷!好玩又好学的科普就在深圳·红立方

2021-10-09 14:52 来源:南方网

  南方网讯 (记者/黄绮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自2018年成立以来,充分发挥组织力量,初步建立共建共享机制。为进一步挖掘成员单位的科普特色和成效,推动形成相互学习、交流、共享的氛围,联盟在成立三周年之际开展湾区科普欢乐行系列报道活动,宣传特色场馆科普亮点。

  湾区科普欢乐行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深圳。

  在深圳市龙岗中心城,“一串红宝石”镶嵌在龙岗城中央——它就是“深圳·红立方”。作为深圳市龙岗区重点文化项目、深圳市政府文化强市、文化惠民的重要工程,深圳·红立方自2018年开馆以来,不仅推动龙岗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成为龙岗文化新地标。  

  深圳·红立方总建筑面积5.9万平方米,功能包含龙岗区科技馆、青少年宫、公共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并配套地下商业街。据介绍,深圳·红立方将提升公众素养与展示城市文化进行结合,以公共教育为主线,是融合科技、人格、文艺、城市内涵等因子,集文化领引、文化融合、文化休闲的公共文化场馆群。  

  在深圳·红立方里,广大市民不仅可以感受到丰富的参观体验和特色文化服务,更能在科技与艺术共融、文化与产业共舞、传承与创新共鸣的新篇章中,领略文化艺术精髓和学习科技生活新主张。  

  互动游戏探索科技乐趣  

  在深圳·红立方龙岗区科技馆5楼中央,种着许多生菜小盆栽,仔细看还能看到每颗生菜上还挂着名字标签。原来,这里的每一颗生菜,都有一位小主人关注着。“这是我们新引进的植物课的一部分,这些生菜都是来深圳·红立方的小朋友种下的,他们隔一段时间会回来观察生菜的变化,写下植物日记。”深圳·红立方馆长李志奇告诉记者,深圳·红立方的工作人员也会每天拍照记录生菜的变化,让小朋友能更好地观察植物的成长过程。  

(每颗生菜上挂着“主人”的名字标签)

  此外,科技馆5楼的墙面上,还有各种瓜果、蔬菜、花卉的种子展示及介绍,游客还可以翻动墙面上二十四节气的牌子,探索每个节气对应的应季蔬果。李志奇表示,这些设施让学生们能更生动有趣地学到植物知识,因此也深受学生和家长欢迎。  

(科技馆中瓜果、花卉的种子展示)

  据介绍,龙岗区科技馆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按照人对科学技术的“认知、探索、改造、创新”的过程进行策划布置,全方位体现科学技术领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科学探索的路径、未来科技的发展方向。龙岗区科技馆共设置了科学之基、工业之兴、科创之路、生命之谜、寰宇之梦五大通龄展区,并特设置了情景化的儿童科学探索为主题的Idea乐园,配置了居里小屋、牛顿课堂、哈雷课堂、九章庭等公共教室,提供各类亲子科普、科普课堂、科普秀等公教活动。  

  龙岗区科技馆的“地震小屋”是游客最喜欢的互动项目之一,“地震小屋”前常常排着长队。这个展项模拟的是发生4.7级地震时的状况,同时将地震原理相关知识、地震的破坏性及发生地震时的逃生方法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进行阐释。“项目体验之前,需先看完地震知识小视频。随后开启模拟地震体验模式后,游客可以根据小视频中学到的知识进行躲避,躲避的位置正确与否,‘地震小屋’都会发出语音指示,确保体验者能真正掌握地震逃生的知识。”“地震小屋”项目工作人员说。  

(现场观众体验“地震小屋”)

  龙岗区科技馆中300余组展品展项中,有80%为互动展项,覆盖了80%中小学基础科学知识点,同时纳入部分前沿科技内容。结合龙岗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产业特点,龙岗区科技馆还设置了新能源汽车、电子通信等互动展项。据悉,龙岗区的太空科技南方院还特别为龙岗区科技馆设计制作了空间站、火星基地,并捐赠了舱内航天服供龙岗区科技馆的游客观察学习。

  (互动展项高空自行车)

  四馆联动打造科普矩阵  

  李志奇介绍,深圳·红立方除了龙岗区科技馆,还有青少年宫、公共艺术与城市规划馆,以“四馆联动、公益互动”为宗旨,深圳·红立方构建了主动式、探究式学习平台,围绕“日常活动、教育活动、文化活动、圈层活动”四个板块进行活动策划和品牌创建,通过积极引进优秀文化资源和重点文化项目,为广大市民提供丰富的参观体验和文化服务,打造公共文化场馆运营标杆。  

  龙岗区青少年宫是面向社会、面向青少年的综合性校外教育活动阵地,旨在搭建家庭、学校、社会的学习交流平台。通过合理利用各功能空间,以及展览、体验活动、教育讲座和各类赛事,龙岗区青少年宫发挥了其公益属性和社会教育属性。  

  龙岗区公共艺术馆以“传承与创新”为定位,吸纳广泛的艺术门类,力求让更多人享受文化艺术的美好。公共艺术馆针对不同使用功能,设立了“文化使命,常换常新”的艺术文化交流展区、“艺术教育,沉浸体验”的创新设计体验展区、“艺术活力,互动平台”的多元艺术互动展区。展览以新媒体、信息化的手段呈现,并配以专业人员的互动讲解,为公众提供丰富多彩的公教活动。此外,龙岗区公共艺术馆还根据观众的特点、兴趣与年龄阶段,开设定制化的艺术工作坊、讲座以及体验课程。  

  龙岗区城市规划馆融合了龙岗区特有的人文元素和发展特色,以龙岗区1993年建区以来的城市发展历程、重大成就以及城市远景规划为内容依托,打造成为彰显龙岗创新高地、产业高地、文化高地、共享高地、民生高地、生态高地以及东部品质中心人文会客厅形象。龙岗区城市规划馆展示内容分为沙盘演绎、印象龙岗、腾飞龙岗、活力龙岗四大展区,丰富的展示内容和多维度的科技互动体验模式,让这里成为市民了解参与城市建设的综合窗口。  

  多举并行搭建公共教育平台  

  深圳·红立方通过“玩-学-创-用”的场景化体验方式,搭建了“认知-体验-兴趣-擅长”的主动探究式公共教育平台,构建素质教育服务体系,从而树立独特文化品牌。据介绍,深圳·红立方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共接待观众296.61万人次,集体参观420余批次。截止2020年12月,深圳·红立方会员注册ID数为40.4万个,粉丝群在线会员6000余人。自开馆以来,深圳·红立方还策划、举办、承办主题展览41场次、专项活动314场次、兴趣营团32个,此外,开展公益课1160余堂,科普表演870余场次,定时讲解1700余场次,都深受各参与游客的好评。  

(观众体验360度自行车)

  李志奇表示,深圳·红立方受社会各界欢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展馆中的互动性激发游客探索科学的兴趣。“传统的博物馆常常是通过冷冰冰的文字介绍,但人是多感官的动物,因此我们现在的设施从解释知识点开始,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方面设置互动,互动方式设计好了,观众才会愿意跟设备对话,发挥探索科学的主动性。我们遵循科学科普的发展观,在探索到创新的过程中,激发大众用科学的激情,营造爱科学的氛围。”从认知探索到改造创新,深圳·红立方通过系列课程有活动加持,加深游客对科学知识的了解,“有了兴趣之后,大家自然会在社会上或高校里接受更专业的教育。”李志奇说。  

(深圳·红立方馆长李志奇)

  为了让游客在进行科普参观时更加方便,深圳·红立方以游客的诉求为管理方向。“我们是把观众从信息通达到进入展馆,再到参观离开以后的一系列的动作做拆分,例如从观众认识了解红立方开始,如何搭乘交通、可以参观什么内容、参加什么活动,离开之后如何在附近就餐等,一共分了44个场景设置对应的服务。”李志奇表示游客参观后的感受、意见也是深圳·红立方调整服务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深圳·红立方几乎所有的活动结束15分钟之内,工作人员都会完成做观众满意度调研,收集改进意见。此外,深圳·红立方的建设中,每一个楼层都专设了公共课堂教室,为各科普授课活动预留专用空间。  

  “公共教育是没有围墙的教育,我认为假如有一天能够把教室的‘围墙’拆了,我们就成功了,因为公共教育是无处不在的,我们要通过力所能及的服务,实现科普的普惠性、公益性,从深圳·红立方开始,让公共教育没有门槛。”李志奇表示,科普事业的推进离不开各方的参与,而在这个过程中,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为深圳·红立方提供了互动交流的平台和强力的学术支持。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类科普场馆的集合组织,有着强大的学术背景、科普实力和运营经验。“联盟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的交流活动、进校园活动和研修活动,以联盟的形式参加可以与兄弟场馆互相学习,也提升了我们组织科普活动的能力。此外,每年联盟都会组织一些极有含金量的论坛讲座等,为我们在科普建设方面指引了方向也给予了强大的学术支持。” 李志奇说。

  他表示,对于深圳·红立方而言,发展公共教育的道路仍在继续探索前行。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是由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东莞、肇庆、惠州致力于科学传播的科技场馆组成,是科技馆间自愿结合的公益性科普合作组织。宗旨是通过对大湾区内科技馆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应用,以及合作与交流平台的搭建,实现共享共建、互惠互利、共创共赢,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学传播活动的开展、交流和建设,创造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社会环境,切实提高粤港澳地区公众的科学素养,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做出贡献。

编辑:罗予岐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