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权威访谈 | 龚国平:下好“先手棋”,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2021-08-17 14:10 来源:南方plus 卞德龙 刘佳荣

  “建设科技强国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嘱托,坚定不移走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之路。”

  日前,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奋力建设更高水平科技创新强省,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龚国平接受了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专访。他表示,省科技厅将立足现代化建设全局,坚持创新核心地位,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下大力气解决“卡脖子”问题,以科技自立自强支撑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龚国平接受南方日报专访。刘佳荣 摄

  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广东路径”

  南方日报、南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省科技厅如何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广东路径”,在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中体现责任担当?

  龚国平:当今世界,“两个大局”相互激荡,围绕科技创新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进一步凸显了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广东肩负着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在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的光荣使命。近年来,通过大力推进实施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我们不断总结经验,着力探索一条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广东路径”。

  一是率先采用“全国申报、广东承接”模式,面向全国征求优秀团队来广东开展核心技术攻关,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二是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例如以项目为牵引,成建制、成体系、机构化地引进21家国家级大院大所来我省落地,既汇聚了全国优势力量来广东帮助解决制约重点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又能着力推动广东创新力量做强存量、做大增量。三是发挥战略科技力量优势,定向委托核心技术攻关任务,如发挥省实验室等力量,支持省实验室开展跨学科、大协同攻关,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研任务。四是积极探索部省联动实施机制,深度参与国家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例如率先与科技部联动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重点专项,探索央地协同攻克核心技术的新机制、新模式。

由广州实验室和国家呼吸医学中心指导、金域医学等单位共建的“猎鹰号”方舱实验室,在提高广州市及周边地区的核酸检测能力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施新一轮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三年攻关,部省市联动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显示与战略性电子材料”等专项。加快出台广东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第三批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推进我省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等重大基础研究平台建设。继续推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构建大联合大团队协同攻关机制,为我省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打造体现国家使命、具有广东特色的“科技王牌军”

  南方日报、南方+: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科技创新强省部署中,广东如何着力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打造体现国家使命、具有广东特色的“科技王牌军”?

  龚国平:我们通过优化顶层设计、集中资源投入、引进国家力量、联合地市发力等措施,着力强化我省战略科技力量布局。

  一是奋力推进国家实验室等“国之重器”创新平台建设,夯实科技发展创新源泉。我们全力以赴推动鹏城实验室、广州实验室等的建设并更好发挥成效。今后我们还将持续推进实验室体系优化建设,促进国家和省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粤港澳联合实验室等提升创新能力,新建和扩建一批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并争取更多国家级创新平台在粤布局。

  二是奋力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大局。广东与中科院开展新一轮全面战略合作,协同加快我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布局,推进东莞散裂中子源二期、江门中微子实验站、惠州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等的建设,加快人类细胞谱系、冷泉生态系统、阿秒激光等一批新的大科学装置建设。发挥重大创新平台的虹吸效应,吸引和聚集一大批科学研究顶尖人才。

在建中的江门中微子实验站项目。徐昊 摄

  三是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抢占全球产业技术创新制高点。今年上半年,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启动建设,成为国家首批共3家综合类技术创新中心之一。中心将聚焦大湾区重大需求,重点围绕高质量技术创新供给、高水平成果转化服务和体制机制先行示范三大功能定位,为广东省战略性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不断注入鲜活动力,打造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战略节点。接下来,我们还将进一步推动国家新型显示、第三代半导体等领域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

  营造“近悦远来、拴心留才”的人才环境

  南方日报、南方+:新的征程上,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期间广东如何依靠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龚国平:“十四五”时期,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刻认识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意义,立足现代化建设全局,坚持创新核心地位,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下大力气解决“卡脖子”问题,以科技自立自强助力支撑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夯实产业发展的创新源头。我们在产业领域被人“卡脖子”,根子还在于“卡脑子”。我们将加大对基础研究持续、稳定的财政投入,以“十年磨一剑”的决心韧劲在“0”到“1”的突破上跑出“广东速度”;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在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现代种业以及相关领域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二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企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强是广东区域创新能力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我们将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树标提质,培育一批创新标杆企业;培育一批掌握颠覆性技术、拥有爆发成长潜质的未来型企业;通过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进规上企业建设研发机构、支持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融通创新等,形成广东企业“千军万马齐创新”的局面。

大疆无人机展示。朱洪波 摄

  三是支撑高新区高质量发展。重点加快国家高新区地市全覆盖,推动阳江、韶关、梅州、揭阳、云浮、潮州、汕尾等高新区开展“以升促建”;优化省级高新区布局,提升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开展高新区“一区一特色”行动,在高新区布局建设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更好发挥高新区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引擎的作用。

  四是加快创新产业集群建设。围绕我省培育发展“双十产业”,深入实施生物医药与健康、激光与增材制造、精密仪器设备、前沿新材料、区块链与量子信息等产业集群行动计划。聚焦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卡脖子技术等硬科技,围绕集成电路先进制程、量子信息、太赫兹等领域谋划培育一批“引领型”和“强基型”未来产业。

  南方日报、南方+:广东有着良好的创新环境,省科技厅如何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让广东成为凝聚人才、激发创新的沃土?

  龚国平:我们将进一步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以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为契机,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为抓手,进一步聚焦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改革科技项目组织方式,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持续推动“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协同改革,让制度供给更加符合科研规律,切实为科研人员松绑助力,最大程度激发和调动各方创新潜能,着力推进科技创新治理能力现代化。

  人才是第一资源。我们将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坚持“高精尖缺”定位,精心组织新一轮省重大人才工程,精准引进、悉心培养高精尖缺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完善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推动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营造“近悦远来、拴心留才”的创新创业人才发展环境,造就更多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

  【数读】

  “十三五”期间,全省研发经费支出从1800亿元增加到32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2.4%提高到2.9%

  有效发明专利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保持全国首位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5.3万家,国家级高新区达14家

  40家省级以上高新区以占全省0.7%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1/3的营业收入、1/6的GDP和出口额

  10家省实验室布局完成,共有3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430家省重点实验室

  成建制引进国家级科技力量在粤建设21家高水平创新研究院,组建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

  【工作清单】

  “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工作清单(部分)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

  实验室卓越能力建设行动计划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卓粤”行动计划

  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研究行动计划

  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行动计划

  科技孵化育成体系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记者】卞德龙 刘佳荣


编辑:唐巧燕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