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载体每年最高可获3000万元资助
“单个创新载体与创业载体每年累计可获得的资助分别不超过3000万元和2000万元。”8月26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支持创新创业载体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细则(试行)》(下称《细则》)在深圳市前海科创投控股有限公司(下称“前海科控”)举行的“前海创新创业载体政策宣讲暨重大项目签约”系列活动中发布。
勇闯大湾区 实现创业梦
作为佛山市中心城区,禅城区154平方公里土地上,创业就业的港澳同胞约有2000人。无论是自主创业,投资兴业,还是对外交流,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投身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热潮,在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香港青年创客:希望可以看远一点看高一点
“我希望香港的青年朋友,大家的眼光可以看远一点,看高一点,用更加理智与和平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让香港的国际业务能够尽快回到正轨。”广州木启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杨晓欣来自中国香港,2016年来到广州天河区创业,公司主要从事专业税务咨询业务。
仲恺打造全链条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
省级以上孵化器数量占惠州全市66.7%,拥有在孵企业807家,累计“毕业”企业306家,先后孕育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15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规模以上企业49家……这一系列的数据,均是仲恺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育成体系取得的“战果”。
三水:在湾区协同创新中集聚新动力
“坚定不移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新时代三水改革开放的‘纲’,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道路上笃定前行、扎实推进,全力推动城市三水高质量发展。”在8月7日举行的中共佛山市三水区委十三届九次全体会议(下称“区委全会”)上,三水区委书记黄福洪再度强调,要坚定不移举全区之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科技跃迁:佛山迎来创新升级战
“联合湾区城市打造一批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技术开发。”在中共佛山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上,佛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朱伟在讲话中提出,佛山要抢占未来产业技术的制高点。
创新资源聚集引领东莞产业升级
从生产鞋袜到制造“大国重器”、从代工企业到“隐形冠军”、从“汗水驱动”到全球创新人才涌入的创新转型。激发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莞企正在不断发力,加快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科创新生态:“创新雨林”生机盎然
近年来,广东从政策支撑、资金扶持、平台建设、展会对接等方面多措并举,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驱动发展态势初步成形。
科创新力量:释放发展“第一动力”
当前,广东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不断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向纵深发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如火如荼。
7个重点人才项目找到“合伙人”
7月24日—25日,东莞举办“2019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东莞行”(下称“人才东莞行”)活动,活动为期两天,安排了包括创新创业环境推介会、项目路演、市情考察、项目对接在内的系列环节,邀请30余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专家、20余名港澳人才代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