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2021年全省航道工作会议召开
小编带你划重点
会议任务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全国、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要求,回顾总结“十三五”全省航道工作,分析形势,谋划“十四五”航道任务,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
回顾“十三五”
辖区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111公里,养护里程9989公里,其中千吨级及以上的内河高等级航道达到1397公里。辖区沿海航道3939公里,养护里程1294公里。西江已建成自界首经虎跳门、经西伶通道出海的2条3000吨级出海通道,北江千吨级船舶已通达韶关,全省内河航道已形成以西江干流和珠江三角洲“三纵三横三线”高等级航道网为核心,地区重要航道为依托,其他航道为基础的沟通西南、江海联运、辐射周边的内河航道体系。
辖区应用遥测遥控技术的航标5980座,较“十二五”末增加4635座,覆盖率达52%;电子航道图里程3808公里,较“十二五”末增加3722公里,等级航道覆盖率达85%,千吨级航道覆盖率达100%;98座桥梁新安装了净高显示系统。
▶高等级的航道网络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完成航道建设投资96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重点推进西江、北江航道扩能升级等13个项目的实施,其中3个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其他项目投入试运行。新增高等级航道500公里,建成的清远枢纽二线、飞来峡枢纽二三线等6座千吨级船闸交由航道部门管理。
▶高质量的航道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
完成航道疏浚清障2000万立方米,航道维护测量7500公里,增设、改造航标709座,实施船闸维修专项工程28项,利用航标遥测遥控延长巡标周期的航道达到1675公里。
等级航道平高控制网全覆盖,实现全系统测量坐标转换。
接管港珠澳大桥桥梁航道和汕头港内航道,北江船闸实现统一管理,东江惠州东江大桥至罗营口水电站段恢复通航。
实施智慧航道工程(一期)、支持保障系统工程新增信息化项目,协同推进北江智慧船闸建设。实现中山、东莞中心辖区,佛山中心顺德所、三水所,广州中心番禺所、西江中心西江所辖区航标遥测遥控全覆盖,五级以上航道和珠三角地区等级航道电子航道图全覆盖。开展科研项目35个,开展广东省特色航道研究和东莞水道、东平水道等绿色生态航道建设研究。
投入安全生产经费4668万元,治理隐患79宗。
▶高效率的航道事务管理体系建设取得新发展
举办各类培训班1683期,参训人数21969人次。招聘编内人员314人(公务员23人,事业编291人),专门人才比例、大专以上人员比例得到明显改善。
制定和修订各项制度近70项。
积极争取落实航道建养资金资金72.75亿元,完成内部审计项目371个。
▶党的建设工作不断提升
党的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党建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制定《基层党组织党建规范化建设指导手册》,明确航标与测绘所党支部的职能定位。
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开展下属单位党风廉政专项检查、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情况抽查、机关廉政风险防控督查以及重点基建项目、专项工程的监督检查,开展纪委书记约谈下属单位纪检组长、党委书记约谈下属单位党政“一把手”活动,针对工作作风不严不实、乱发津补贴等问题开展监督执纪问责。
文化建设持续加强。全系统共有3人被评为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6人获评全国交通技术能手,1人获评交通运输部十大最美航标工,3人获省“五一”劳动奖章,3个集体获省“五一”劳动奖状。开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航道职工“守初心 担使命 祖国颂 标灯情”主题活动和分片区职工文体活动。省中心、东莞中心、粤西中心航道文化展厅以及广州中心番禺所等一批文化宣传基地建成投入使用。
2020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航道建设积极推进
北江上延、横门出海航道二期、莲沙容、磨刀门水道二期、小榄水道二期等5个项目工可以及白鹤通道、东硇航道工程2个项目预可通过了省厅审查;清远枢纽三线船闸、顺德水道扩能升级工程工可研究工作获省厅批准;湘粤运河线路比选及关键技术分析研究和粤赣运河、琶江龙塘河、惠大运河建设方案研究正在开展;韩江三河坝至潮州港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工可修编已完成;广东省航道维护设施现代化改造项目的4个专题完成验收,广东省航道绿色水上服务区(一期)工程工可研究正在进行。
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顺利开工,矾石水道航道一期工程进入勘察设计阶段,支保调规新增项目按时间节点推进,联石湾船闸工程完成阶段验收,投入试运行。倒运海水道、西伶通道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孟洲坝二线船闸建成投入试运行。
▶航道运行实现安全畅通
完成维护疏浚400万立方米,航道测量900公里。
佛山、广州、东莞、中山中心辖区扩大延长巡标周期范围,实现1675公里航道的巡查周期由7天一巡延长至15天,比上年增加1252公里。
新建、技改各类船舶9艘次;清远枢纽二线等6座船闸累计开闸8200次,过船4.1万艘,过货4094万吨。
2020年10月1日起,东江航道惠州东江大桥至罗营口水电站恢复通航。
▶智慧航道建设初见成效
智慧航道(一期)工程顺利立项,已完成航道综合运行监测平台、航道一体化服务平台、航道行政审批与监管系统部分前端和后台开发。
完成1576公里电子航道图生产制作,新增应用遥测遥控技术的航标553座;完成北江船闸联合调度系统开发;完成省中心运行监测中心硬件基础平台建设和政务外网升级改造,6个系统迁移上云。
展望“十四五”
到2025年,全省高等级航道总里程计划达1445公里,加快推进东江、北江等内河主通道扩能升级、互联互通项目,基本建成干支衔接、区域成网、江海贯通的高等级航道网络体系;
完成800公里航道的智能化改造,实现全省内河等级航道电子航道图全覆盖,桥梁净高监测、航标遥测遥控终端全覆盖,实现水位遥测遥报、视频监控、流量监测全域感知,基本建成高质量的航道服务体系;
开展体制机制改革,强化干部队伍建设,规范内部管理,行业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基本建成高效率的航道事务管理体系。
▶补短板
加大粤东西北航道资源开发力度,为全省加快建成通江达海、高效衔接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提供服务支撑。重点推进东江、北江上延、矾石水道、顺德水道、锦江绿色航道、清远三线船闸工程以及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
▶强弱项
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与航道管养工作的深度融合,推动无人机、无人船、三维激光扫测、多波束测深等新型水运测绘技术的应用推广,加快智慧航道(二期)建设。
▶促改革
优化航道事业发展体制机制,有效整合资源,构建布局合理、运转高效的管理机构,畅通人员流动渠道。
2021年主要工作安排
总体要求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建党100周年。全省航道系统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厅的各项部署,坚持高质量发展,围绕“十四五”的工作目标,强化履职担当,狠抓工作落实,为各项任务的完成开好头、起好步。
▶坚定不移推进航道建设
争取东江、北江上延项目年内通过立项审批,并开展勘察设计,力争矾石水道一期、锦江绿色航道项目年内开工。
完成顺德水道扩能升级、广东省航道水上绿色服务区一期工程的工可研究,推进清远枢纽三线船闸工程工可研究,完成莲沙容水道二期项目立项工作。
完成琶江龙塘河、惠大运河、贺江特色旅游航道、西江干流及出海通道5000-10000吨级航道等4个项目的开发潜力研究,粤赣运河(广东段)开发方案深化研究提交初步成果。
有序推进崖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支保新增信息化项目和东莞太平站场等7个站场码头工程,力争磨刀门、泥湾门-鸡啼门、龙穴南、那扶河及镇海湾、榕江、联石湾船闸等6个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全力保障航道畅通运行
突出抓好高等级航道、重要支流航道、口门航道、区界航道的养护,落实桥区水域、重点浅滩河段、在建施工项目河段的通航保障措施,对400万元以上的项目实行重点监督,严防借疏浚之名偷采河砂。
推进东莞水道、东平水道生态航道建设试点工作。
▶全力推进智慧航道建设
争取智慧航道(二期)项目通过立项审批。
智慧航道(一期)项目持续完善航道综合运行监测平台、航道通一体化服务平台、航道行政审批与监管系统的开发并开展应用。
完成内河等级航道电子航道图、航道三维建模和实景数据,以及特殊基础设施等全部建设内容,并通过竣工验收。
开展5G智慧港航技术创新及应用试点项目。
▶持续抓好安全生产
紧盯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领域。
毫不放松抓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把牢政治方向。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提升内部管理水平
选好配好二级单位领导班子,逐步改善班子的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做好全系统公务员职务职级晋升工作。积极整改干部人事工作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优化设置基层航道单位,积极探索事业编人员晋升途径。
通过制定计划、强化执行、加强监督、及时总结等措施,确保预算执行达标,年度任务全面完成;严格招标文件审查,逐步推广内控管理系统;重点做好支保项目、智慧航道(一期)项目的跟踪审计,以及领导干部任中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举办2021年全省航道系统船舶机舱设备操作工技能竞赛。
来源:广东省航道事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