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记者罗予岐)6月20日,2019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在广东科学中心开锣,来自全国各地、有关部门、军队的67个代表队223位科普达人齐聚羊城,他们从自己的专业领域出发,巧用各种多媒体手段,以通俗生动的语言阐释科学道理,为听众奉献了一场科普盛宴。作为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的发源地、科普事业发展先行城市——广州,其本地区选手的表现自然也格外引人期待。半决赛当天,广东地区有5名选手脱颖而出进入“最终PK”。
市赛冠军走上更大舞台
“追风者”发挥极致精神
“去年第一次比赛拿了第二,今年广州赛拿了第一,这次国赛想在更大的舞台上挑战自己。”马俊是广东省气象公共服务中心的一名气象新闻记者,和灾害性气象打交道有十几年的时间,继广州赛他为大家科普高速公路上的“流动杀手”——团雾之后,此次比赛他介绍了另一位“老朋友”——台风。“12年来,我‘追过’40多个台风,几乎每一个台风,我都没落下。”
其中让马俊印象尤为深刻的还是2017年的“天鸽”。2017年天鸽肆虐沿海地区,广东中山一男子徒手撑住在风雨中摇曳的货车,最终货车侧翻男子不幸遇难,马俊第一时间赶到了事发现场,他从目击者那里了解到,当事男子看风雨减小,以为台风已过,才想要把汽车推去安全的地方,结果发生悲剧。“由于压强的原因,台风眼里行的是下沉气流,其表现就是风雨减小甚至没风没雨,让人产生台风已过的错觉,可一旦回南风杀到,会立即回到狂风暴雨当中,后果不堪设想。”说及此,马俊的脸上还是一脸痛惜。
从事气象记者以来,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干旱灾情,马俊总是奔赴第一线,可每当了解灾情,面对受灾群众时,马俊还是会露出感性的一面,“敬畏,人只有对自然敬畏,才会从内心深处去增强自然防灾意识,去提升防灾减灾的能力。”
这两年,马俊登台科普赛,他想把这些专业知识科普给更多的人,尽可能的减少这些悲剧的发生。马俊表示,接下来,无论是作为一名气象记者还是一名科普讲解员,都会继续发挥极致精神,将他的一些“追风”经历以及防风减灾的知识分享给听众,“我觉得这是一件有价值的事情。”
责任与热爱
博士加入科普队伍
马俊的“追风”经历给同场参赛的夏冰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讲解的台风表现很棒,我这次讲的是微生物,下次有机会还想针对广东的特殊环境说一说土壤问题。”夏冰卿表示,广东选手讲解的主题都很有“地域特色”。
由广东省科学院推荐参赛的夏冰卿是一名环境科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除了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她也会兼职研究所里一个土壤科学博物馆的讲解员,夏冰卿认为科普不仅仅是启发小朋友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和好奇,有时候是真的能救人性命,“就像我刚才随机命题抽到的‘海姆立克急救法’,马俊选手讲述的防避台风的方法,还有消防员同志科普的火灾自救手册,这都是危害来临之时的保命法则。”对于越来越多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选手走上科普讲台,为大众科普推广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这一现象,夏冰卿将之称为职业责任感与热爱,“我觉得‘责任’与‘热爱’是科普过程中最为重要的。”
虽然之前没有参加大赛的经历,但夏冰卿表示自己“不慌”,因为科学院和科学中心有组织培训与指导,“我觉得广州对科普这件事比较重视,刚刚就有其他地区的选手跟我说,觉得广州的选手都做得很好,很有专业style。”
科普事业先行者
未来广州将继续发力
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从2014年开始举办,现已是目前全国范围最大、代表性最强、最具权威的科普讲解比赛。作为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的经验输出者,广州科普讲解大赛提供了最直接的经验借鉴。广州科普联盟秘书长、广州科普大赛创赛人朱才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如何提升科普讲解水平、增强科普传播力度以及抓好科普人才队伍建设上,广州向全国输送了许多宝贵经验。
而广州作为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的发源地,也是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展示的汇聚地,除广州科普讲解大赛外,随着广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广州市中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科学表演秀大赛、全国科普讲解大赛、珠江科学大讲堂、科普四进活动陆续举办,广州科普事业的行动图日渐清晰,也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与格局。
去年9月,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正式成立,湾区内科技馆资源将得到有效整合与应用,更多合作与交流平台将得以搭建,科学传播活动将能够顺利开展,广州科普事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