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上午10时,在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下称“珠海高新区”)港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香港青年邓文俊已经开始一天的工作。在他办公室的小黑板上,密密麻麻地记载着每一家他考察过的公司信息以及项目合作的思维导图。
其实,在数月前,他还仅是个“准创业者”。从当初提着背包、拎着电脑到处寻找落户地,到如今拥有宽敞明亮的办公场所;从只身一人创业到如今组建起10余人的创业团队,他创业梦的第一步在珠海高新区实现了。“较低的创业成本、良好的科创氛围,是这些让我决定留在这里发展。”邓文俊说。
今年以来,珠海高新区不断完善港澳项目孵化平台、加快推进政策扶持、以优势产业聚集项目资源,一批像邓文俊这样的港澳科创人才走进珠海、落户高新。据统计,珠海高新区已接洽港澳产业投资和创新创业类项目128个,截至11月底,全区共引进培育港澳创新创业项目45个。无论是落户创业,还是业务合作,越来越多港澳青年投身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热潮,选择在高新区这片创业沃土实现自己的梦想。
■创新为核
携手港澳攻关技术尖端领域
在珠海唐家湾港南侧,一座如新型舰船的建筑“停泊”于码头,这是国内首个无人船研发测试基地,其创始人张云飞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2010年在珠海创办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如今,该公司已成为世界领先的无人船研发企业。
不远处,珠海纳金科技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正批量生产用于可折叠显示器的新材料。前不久,该公司创始人雷震成为全国20名“中国青年创业奖”获奖者之一。从创建公司艰难起步,到开创触控技术领域里程碑式突破,雷震在珠海高新区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圆了自己的创业梦。
张云飞和雷震的创业蝶变,是珠海高新区联动港澳科技要素,聚焦关键技术领域进行协同创新的生动写照。在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建设的风口上,珠海高新区作为特区中的高新区、全市科技创新的主引擎,如何利用好港澳资源、发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用成为一道新命题。
“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牵引带动全区工作的纲。”号角已经吹响,步伐加快迈进。去年以来,珠海高新区聚焦载体建设、顶层设计、协同创新等多维发展,全方位推动全区资源深度对接港澳地区,让更多有实力的港澳科技项目落户主园区。
“这里是对科技型初创企业最友好的地方之一。”今年5月,邓文俊在深入考察大湾区九城后,决定在珠海高新区成立创龙信息科技(珠海)有限公司。像邓文俊这样的港澳创业者,租用基地200平方米内的办公场所,每年仅需支付1元租金。
根据《珠海高新区加强港澳科技创新合作暂行规定》对港澳项目创业启动扶持资金、人才引进奖励等系统性部署:落户的港澳创新创业项目,珠海高新区最高予以30万元项目启动资金资助;符合规定的港澳项目,珠海高新区最高给予1000万元的天使投资扶持……一系列重磅政策吸引越来越多的港澳项目落户于此。
数据显示,珠海高新区目前已接洽港澳产业投资和创新创业类项目达128个,项目类型涵盖软件与IC设计、智能电网和新能源、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推动港澳创新要素与高新区产业深度融合。
一批聚焦新兴产业关键领域技术的港澳创业者在高新区发挥才智。距离邓文俊公司约200米的大洲科技园内,来自香港的杜伟业自主创办了珠海图思科软件有限公司。杜伟业曾是戴尔软件集团SQL优化器的首席技术专家,在“国际大厂”积累了20多年的技术经验。
如今,他组建了一个海内外技术人才团队,为众多国际顶尖的科技企业提供数据库性能优化和提升服务。“港澳创业者在这里创办企业速度快、成本低,越来越多港澳科技企业选择落户这里,高新区未来的创新发展值得期待。”杜伟业如此评价。
■开放引领
协同打造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生态圈
烟波浩渺的港珠澳大桥,让粤港澳三地人流、物流、信息流加速联通;合作共建的“隐形对接平台”,让粤港澳三地产业、资金、智力加速流动。其中,珠海高新区设立的港澳科技顾问,成为联通三地创新资源的重要“隐形平台”。
此前,高新区聘任了10名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业人士成为“港澳科技顾问”,借力专业人士的科研资源和力量,深度对接港澳地区创新创业资源,为港澳人士提供创业平台和机会。“港中大很多教授的科研项目亟待孵化平台落地,但由于香港紧缺的空间资源和高昂的创业成本难以实现。通过港澳科技顾问的挖掘和推荐,无疑为这批优质资源转化打开了更为畅通的渠道。”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及知识转移服务处总监何居理说。
在2019“菁牛汇”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现场,何居理被授予“珠海(国家)高新区创业导师”称号。往后,他不仅担任港澳科技顾问助力两地科技成果转化,还将作为导师为高新区的港澳企业提供更精准的创业指导。数据显示,高新区已与港澳科技顾问合作举办了多场科创交流活动,港澳科技顾问已为高新区共推荐50余个高校创新创业项目。
今年以来,为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一批如同港澳科技顾问的“隐形平台”在珠海高新区涌现。为推进高校科研资源转化,高新区与澳门大学共建平行孵化器,推动创新创业资源双向流动;为拓展港澳项目合作渠道,高新区与澳门青年创业孵化中心展开合作,更多优质创业资源在高新区落地生根;为实现优势资源强强联合,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香港科技大学联合建设“人工智能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提升高新区与港澳地区科技协同创新力。
目前,珠海高新区依托“港湾1号”科创园内1万平方米的港澳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已形成“一个核心基地、多个众创空间、若干协同支点”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生态圈,推动港澳地区产业链、创新链与高新区深度联动。据统计,今年高新区各大孵化机构和产业园区共引进港澳创新创业项目45个,一大批港澳项目在这里拥有了广阔的孵化空间和精准化的服务。
借力平台挖掘资源,更要优化服务留下项目。作为在内地创业的新手,从入驻基地到成立公司,从人员招聘到资源对接,都是港澳创业者需要逐一解决的难题。“从落户到成立公司,高新区都会派专人指导跟进,办事效率非常快!”邓文俊举例说,从提交落户申请到通过审批入驻基地,不到两周就全部完成,“这为公司加快投入运营争取了更充裕的时间。”
据悉,为便利港澳青年创新创业,珠海高新区还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港澳青年服务专窗”,以“一站式”公共服务为他们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时,港澳科技转化基地还提供创业启动扶持资金、人才引进奖励、居住保障等政策,提供商事登记、共享设施和科技孵化等服务,并整合了行业协会、技术平台、知识产权等科创服务资源,助力港澳企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从引项目到留项目,从“高新速度”到周到服务,高新区正用行动加快构建国际一流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为打造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贡献高新力量。
■产业集聚
新动能加速汇聚港澳创新力量
在《港澳青年内地创业——企业案例·创业者故事·政府政策》一书中,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教授张光南指出:与传统港澳企业家相比,当代创业的港澳青年企业家具有“四高”特征:高学历、从事产业具有高科技含量、位于价值链高端、提供的产品服务具有高附加值。
这也正是高新区聚集的港澳项目具备的群像特征:越是科技含量高、技术壁垒强的高新项目,越需要人才的聚集和产业配套。
今年5月,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系的刘家传,将“智慧社区”科技项目落户高新区。在决定落户之前,刘家传也曾考虑过在其他地方创业。但分析后发现,珠海高新区内不仅有同类型的科创公司,并且创业成本低、人才聚集程度高。
“高新区拥有丰富的高校人才和新兴技术人才,这将成为公司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刘家传说。该项目落户高新区短短数月,公司已与珠海、苏州、无锡、香港和东南亚等城市和地区展开业务合作。
产业兴则人才聚,人才聚则产业旺。近年来,珠海高新区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高新技术企业集群,集成电路设计、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突围明显。2018年,珠海全市集成电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60亿元,产业规模居珠三角第二;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汇集了全市近60%的相关企业和70%的技术人才,围绕半导体基材、设计和应用开发的产业链正日益完善。
以全志科技、炬芯科技等为代表的新动能、新业态,正在打开高新区未来产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巨大空间,推动高新区在拥抱新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走在前列。如今,在高新区唐家湾主园区,欧比特、云洲智能、纳金科技、健帆、亿胜等一批具备自主创新实力的优质科技企业,正成为人才、项目、资源的吸金石。
龙头企业引领、新兴产业集聚,珠海高新区正巧借产业优势加强与港澳地区产业联系,全面推进“港澳所需”“港澳所长”与“高新所能”“高新所长”对接联动,聚焦抢占新领域、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
今年1月,欧比特与澳门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空间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今年5月,珠海市人民政府与澳门科技大学签署框架合作协议,支持澳门科技大学来高新区办学;高新区还将大力支持云洲智能等区域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港澳青年人才众创空间……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与港澳科研院所围绕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展开合作,为高新区产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创新原动力。
科创企业相继落地、创新平台加速建设、创新资源快速流动,如今,珠海高新区正成为港澳创业者的逐梦之地,越来越多怀揣创业梦想的年轻人扎根于此、茁壮发展。“无论是创业氛围还是政策福利,高新区给予了港澳创业青年最大程度的支持,让我们可以专注于创新和研发。”珠海市硅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汤毅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