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是更具有经济效益的一种新型发展方式,它提供了消费、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7月1日,2019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提出绿色经济的新共识。
2019年的夏季达沃斯,伊利集团的打造“全球健康生态圈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在论坛上得到了国内外与会嘉宾的高度认可。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教授在与伊利执行总裁张剑秋对话时表示,伊利是健康食品行业的佼佼者,也是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成绩突出的模范企业。
落实社会责任
打造“绿色产业链”
伊利作为中国乳品行业首家A股上市企业,在经营业绩上一直保持行业领先,在落实社会责任方面也堪称排头兵。
实行绿色可持续发展是伊利落实企业社会责任的一块示范田。早在2007年首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伊利董事长潘刚就提出了“绿色领导力”理念,主张追求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发展的统一,2009年伊利将它进一步升级为“绿色产业链”战略。2017年,伊利又对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进行全新升级,将“健康中国社会责任(CSR)体系”构筑为面向未来的“共享健康可持续发展(CSD)体系”,成为行业内第一个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落地的企业。
围绕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伊利在绿色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采取强有力的举措。车间节能灯具改造、车间清洗系统升级、空压机余热回收……100多个节能项目的实施,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每个细节。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伊利不断强化能源管理、淘汰高耗能设备,多策并举,收效明显。2018年,伊利单吨产品碳排放量降低为239.89千克。在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个方面,伊利都做出自己的贡献。伊利不仅自己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还致力于打造“绿色产业链”,带动上下游合作伙伴一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因为“环境绩优”,伊利成为行业内第一个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UNGC)的中国食品企业。
开拓海外布局
搭建绿色“高架桥”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很多中国上市企业迈开“走出去”的步伐,进行国际化布局。伊利作为行业内率先“走出去”的企业,在海外投资中不忘坚持绿色发展,为国际合作搭起一座绿色的“高架桥”。
伊利在新西兰建立的大洋洲乳业生产基地,按照世界顶尖工厂的标准,在环保方面为自己提出苛刻要求。在生产车间,高效空气过滤器达到H14级别,相当于医院手术室的应用标准;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让排水管流出的是股股清流。新西兰环保部门的专家走进伊利工厂,忍不住翘起大拇指称赞。此外,伊利还与当地公益组织合作,参与野生三文鱼、野生大马哈鱼等的保护,致力于维护生物多样性。
当地的新西兰怀马特市长Craig Rowley说:“伊利就像我们大家庭的一分子,我一直把它当成一个100%的新西兰企业。”
高居ESG榜单前三名
超预期实现首季开门红
伊利在环境保护等绿色可持续发展上的成就,也体现在ESG的优秀成绩单中。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ESG)蓝皮书》中,伊利从1892家中国A股主板上市公司中脱颖而出,高居ESG榜单前三名,食品行业第一名。这一评价彰显了伊利的发展前景和投资价值,为投资者树立了强大信心,使伊利成为备受关注的明星股。
据2019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伊利营业总收入231.3亿元,同比增长17.1%;净利润高达22.8亿元,超预期实现首季开门红,这些成绩的背后是伊利绿坚守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