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中的棉花种子发芽
1月15日,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项目团队发布消息称,随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中,棉花种子成功发芽。
天宫二号完成高精度伽马射线暴偏振探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5日透露,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搭载的伽马暴偏振探测仪(简称“天极”望远镜)已完成伽马射线暴瞬时辐射的高精度偏振探测,实现预定科学目标,相关成果于1月14日在线发表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上。
月亮上能用月壤建房子吗?嫦娥八号将寻找答案
“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欧洲等国家都在论证,要不要在月球建立科研基地。比如说采用3D打印技术,能不能在月亮上利用月壤建房子等。我们要通过嫦娥八号验证部分技术,为以后各国共同构建月球科研基地做一些前期探索。”
运动有助防止阿尔茨海默病记忆损失
根据英国《自然·医学》杂志近日在线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美国与巴西联合团队发现,一种运动诱发的蛋白质激素与阿尔茨海默病的进展密切相关,其可以防止阿尔茨海默病记忆损失,由此开发的治疗策略,或将为缓解人类疾病相关的认知能力衰退铺平道路。
IBM发布据称可“商用”量子计算机
据美国知名科技媒体the verge网站10日消息称,在2019年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上,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最新发布了一款名为“IBM Q系统1”的量子计算机,这是一款据称可“商用”的量子计算机的模型。
嫦娥四号国际合作载荷开机测试
<P>记者10日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嫦娥四号软着陆月球背面以来,由多个国家和组织参与的科学探测任务陆续展开。</P>
单光子超导阵列探测器测得空间碎片自转周期
曾在国内首次实现月球激光测距的云南天文台应用天文研究团组,近日创造性地将单光子超导阵列探测器应用于空间碎片激光测距领域并取得成果,丰富了空间碎片监测手段。
细胞打印:筛选个性化肿瘤药物“新招”
“用3D打印出的微型肝脏组织,移植到小鼠体内,小鼠的生存时间有明显改善,有新生血管生成。”近日,在由中国增材制造产业联盟生物增材制造产业组主办、迈普医学承办的“生物3D打印驱动创新医疗”学术论坛上,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弢透露了3D生物打印的研究新成果。他强调,目前打印活体器官主要还在基础研究阶段,为临床做准备。
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
日本海洋研究机构和九州大学的研究小组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开发了从全球云系统分辨率模型(NICAM)气候实验数据中高精度识别热带低气压征兆云的方法。
我科学家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克剑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建立了水稻无融合生殖体系,成功克隆出杂交稻种子,首次实现杂交稻性状稳定遗传到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