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密码构建安全边界 为工业互联网保驾护航热点追踪
<P> “伴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兴起,5G、区块链、人工智能这三大引领未来的信息技术,将对当今世界产生深远影响。”日前,在2019中国物联网安全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小云说。</P>
我国首次成功实现5G网络VR实时制作传输测试
已经开始彩排的2019年央视春晚,将给观众带来5G网络传输的全景预览春晚候播大厅和长春、深圳两个分会场的全新体验,这是5G网络VR实时制作传输测试成功的结果。
各国探月计划百花齐放
随着我国嫦娥四号任务顺利进行,月球探测再次成为全球热论的话题。事实上,月球从未远离国际空间探测的焦点。2017年底,美国开始推进“重返月球”计划,建设月球轨道空间站,并将其作为登陆火星的跳板。除美国外,近年来,世界主要航天大国纷纷提出雄心勃勃的月球探测计划,堪称百花齐放。2019年已经到来,各国探月计划又有何进展呢?
国内首例 女儿移植母亲子宫孕育“添宫宝宝”
20日18时19分,曾于2015年接受全国首例人子宫移植的患者杨华(化名),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平安产下一名男婴。经科技查新,这是国内首例、全球第14个在移植子宫内孕育出生的“添宫宝宝”。
人工量子系统中量子纠缠新途径被发现
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系和量子信息交叉研究中心王大伟研究员同王浩华教授联合国内外多个研究团队,首次在人工量子系统中合成了反对称自旋交换作用,演示出利用手征自旋态制备量子纠缠的新方法。这项研究成果于22日发表在《自然·物理》杂志上。
澳研发新药对抗肠道“超级细菌”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日前宣布,该校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型抗生素,动物实验表明它可有效抑制一种具有耐药性的肠道“超级细菌”。
我学者发现金属纳米催化剂尺寸效应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路军岭教授课题组与李微雪教授课题组合作,首次揭示了金属纳米催化剂中,几何效应和电子效应各自对催化反应随尺寸变化的调变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一种拆分剥离金属颗粒几何效应和电子效应的策略——金属纳米颗粒的“氧化物选择性包裹”。在具有重要应用背景的铂催化苯甲醇选择性氧化到苯甲醛反应中,实现了高活性和高选择性转化。
冷冻电镜发展进入全原子动力学分析阶段
“这是《自然》杂志首次发表系统性、优于3.6埃分辨率水平实验研究超大复合蛋白质机器的动力学过程和原理的论文,标志冷冻电镜的发展开始进入全原子动力学分析的新阶段。”1月20日,北京大学教授毛有东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天宫二号完成高精度伽马射线暴偏振探测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5日透露,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搭载的伽马暴偏振探测仪(简称“天极”望远镜)已完成伽马射线暴瞬时辐射的高精度偏振探测,实现预定科学目标,相关成果于1月14日在线发表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学》上。
多向晶格+3D打印: 全新人造超材料轻便又坚固
英国《自然》杂志16日发表了一项材料学最新成果: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团队报告了一种全新人造超材料——强度增加但质量依旧较轻,这种材料是利用多向晶格,并结合3D打印技术制成,而其中新型晶格则是根据强金属合金的基本原理设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