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系“变脸” 人类也许见证了类星体的诞生
近日,研究人员观察到6个相对安静的星系突然变得活跃起来,它们的中心黑洞疯狂“吞食”,中心区域亮度由弱变强。浩瀚宇宙中,这群原本的“小透明”摇身一变,成了惹人注目、熠熠生辉的类星体,怒刷一波存在感。

木星“闪光”来自一记“铁拳”
日前,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天文爱好者伊桑·查佩尔用一个小型望远镜在观测木星时发现了一道短暂的闪光。这道闪光持续了大约1.5秒,在最高峰时,它看起来和木星的卫星一样明亮。

迄今最遥远原始星系团现身
日本国立天文台的一个国际联合研究小组利用多个天文望远镜观测,在距地球130亿光年的地方发现了由12个星系组成的“原始星系团”。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遥远原始星系团,显示在宇宙年龄8亿岁的初期,即存在造星运动活跃的原始星系团。

超越木星,土星加冕太阳系“卫星之王”
美国卡内基科学研究所7日发布新闻公报称,该所科学家斯科特·谢泼德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发现了20颗围绕土星运行的新卫星,从而使土星卫星总数达到了82个,一举超过木星(目前已知木星卫星数量为79个),成为太阳系中拥有卫星最多的行星。当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也宣布了这一发现。

清理太空垃圾人人有责 这颗卫星打算回收自己
近日,随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入轨不到一周的金牛座纳星,顺利展开离轨帆开始被动离轨试验,搭载的相机成功对离轨帆展开过程拍摄成像下传。

地球身边飞过两个小行星
近日,代号2010 C01和2000 QW7的两颗小行星先后在地球附近飞过。
那颗带来诺奖的“怪”行星 刷新了我们对太阳系形成的认知
“直接观测系外行星并非易事。”在耶鲁大学专门从事系外行星研究的王松虎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由于系外行星离地球都非常远,相比之下它离绕着公转的恒星又比较近。探测这颗行星就好比,某天夜晚,你站在北京,去寻找一只位于南京的灯塔下的萤火虫。不难想象,萤火虫的光会被灯塔所淹没。

2070年地球所有珊瑚礁或将消失
如果全球变暖以目前的速度继续,全世界的珊瑚礁到2070年可能会全部消失!英国《自然》杂志18日刊发数名科学家撰写的评论文章,敦促全人类采取一种新的更大胆的方式,解决导致珊瑚礁生态系统退化问题,从而在更大层面上让人们的环境和生活受益。

哈勃常数又出新值让宇宙年轻二十多亿岁
宇宙“芳龄”几何?这个亘古难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德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撰文称,他们利用引力透镜效应计算出了新的哈勃常数,得到的宇宙年龄为114亿岁,比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的137亿岁年轻20多亿岁。

“超级地球”K2-18 b大气中探测到水汽
《自然·天文学》杂志11日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英国研究人员在位于恒星宜居带内的一颗系外行星的大气中,探测到了水汽,且其50%的大气可能全部由水组成。这一研究有助于人类理解潜在温带行星的大气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