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形式光波
基于英国著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詹姆斯·麦克斯韦的开创性工作,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以前不为人知的光波——季亚科诺夫—福格特波。他们称,这种光波有望在多个领域“大显身手”,比如改进用于筛选血液样本的生物传感器、开发出能更有效传输数据的光纤电路等。
光—物质量子纠缠实现50公里光纤传输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奥地利科学家创造了物质和光之间量子纠缠传输距离的新纪录——首次用光缆将量子纠缠传输了50公里,比以前的数字高出两个数量级,可用于构建实用的城际量子互联网。
量子干涉实验扩展到天文尺度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陆朝阳与国内外合作者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实验观察到量子点单光子和太阳光之间的双光子干涉、量子纠缠以及非定域性。
基因编辑技术制造出白化蜥蜴
据英国《独立报》27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借助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制造出了第一种经过基因编辑的爬行动物——一些小型白化蜥蜴,这是该技术首次用于爬行动物。由于白化病患者经常有视力问题,因此,最新突破有助于研究基因缺失如何影响视网膜发育。
人类大脑皮层新鉴定出75种不同细胞类型
据英国《自然》杂志22日发表的一项研究,美国艾伦脑科学研究所科学家利用单核RNA测序技术,鉴定出了人类大脑皮层某区域中的75种不同细胞类型。通过与小鼠的类似脑区比较,研究人员发现了二者在结构和细胞类型方面的相似性,但也存在相当多的差异。这强调了在研究模式生物之外,直接研究人脑的重要性。
迷之口吃 “申公豹们”的困扰同样困扰着科学界
近日,国产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已破42亿。片中申公豹的口吃撑起了全片近一半的笑点,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最牛”望远镜建设遇阻 天文学家与原住民共抢“圣山”
就在前一阵子,一位夏威夷原住民活动家在路中央躺了整整11个小时,目的是阻止科学家兴建一台新的大型望远镜——30米望远镜(Thirty Meter Telescope,TMT)。
首艘“猎户座”组装完成 5年内载人登月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消息,第一艘完整的“猎户座”载人飞船已完成最后组装,接下来将进行测试。按照计划,NASA将利用“猎户座”飞船及正在研制中的“太空发射系统”火箭在5年内实现载人登月。而其未来登月任务中还存在一个“B计划”——如果发生意外,飞船可搭载宇航员执行其他任务。
太阳暗条物质来源物理机制揭示
记者11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在该台抚仙湖太阳观测与研究基地,研究人员利用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的高时空分辨率观测数据,揭示了太阳物质来源以及传输过程的重要物理机制。
人体细胞制成可眨眼三维人眼模型
据英国《自然·医学》杂志网络版5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利用人体细胞,制成了可眨眼的三维人眼模型,有望取代目前通用的动物模型。